在七娘的悉心照料,程良駿恢復的不錯,胳膊上的傷已經退去了痂,雖然留下了道難看的疤痕,但也不妨礙以后繼續舞刀弄槍。
只是折了的那條腿,暫時還沒有好,畢竟傷筋動骨一百天,現在還只能在床上休養著。
程良駿是個閑不住的人,成天躺在床上,這讓他覺得十分煎熬。
李承乾托高士升尋了幾本兵書,本想著讓他解悶之余學學兵法,以后保不齊也能帶個兵打個仗,未來的路能走的更寬一些。
可這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兵法韜略,程良駿卻是一個大字都看不進去,翻那兩頁紙,跟要他命似的,就是李承乾親自督促,他也是看不進去一點。
無奈,李承乾也只得熄了培養的心思,畢竟桃花結不出李子來,人都有擅長不擅長的,非逼著去做不擅長的事,那也是徒增煩惱。
“殿下,小的沒用,枉費您尋了這些書來。”
程良駿有些羞愧。
李承乾不在意的擺擺手:“行了,好好歇著吧,也不光是你看不進去,這兵書晦澀的我都看不懂。”
~~~
院中。
兩排士卒站在陽光之下。
他們的身子繃的很直,如豎起的標槍一樣,趙玉穿著漆黑便袍,站在一旁緊盯著。
當有人站的不挺拔,或者晃來晃去時,趙玉就會毫不留情的破口大罵。
前些時候,趙玉按照唐軍常規的訓練之法,正帶著手下人訓練的時候,百無聊賴的李承乾閑看了一會,然后多嘴的講了講后世天朝軍隊的隊列之法。
隊列,不僅是為了軍容的整潔,更是為了磨煉士卒的意志和耐性以及服從性。
尤其是對于古代軍隊來說,這三點更是能決定戰爭是否勝利的重要因素。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就跟打群架一樣,雙方幾萬十幾萬人混雜在一起,大家面對面真刀真槍的干,誰手下的人意志更堅強,更能服從命令,那么誰就能占據上風。
所以隊列,看著簡單,實則有大用。
李承乾親自給趙玉演示了下怎么站軍姿、怎么走正步等等,然后又貼心的傳授了些簡單的體能訓練之法,比如俯臥撐、比如走蛙步。
對于這些聞所未聞的訓練之法,趙玉剛開始是持質疑態度的,他覺得光傻站著又能有什么用呢。
他一臉的不在意,這讓李承乾十分不高興,于是,在李承乾的逼迫下,趙玉不情愿的帶著人練了幾天隊列,李承乾還親自監督,誰的動作不標準,誰要是敷衍了事,他上去就是一通輸出。
堅持了七八天,趙玉突然發覺,他手底下的這些人,倒是真的有些不一樣了,雖然他也說不出哪里不一樣了,但是能感受到,李承乾的那一套東西,真的是有用的。
于是,趙玉將唐軍的訓練之法,加上李承乾所講的東西,融合貫通琢磨出了一套自個的練兵之術來。
自那一天起,他便天天折磨起了手下這幾十號人來,每天早晨,先練隊列,晌午休息過后,再練隊列刀劍。
趙玉是越弄越起興,就是苦了手下的人,一個個叫苦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