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太子喝了幾杯。”
“他可是有話讓你帶給我?”
長孫沖有些驚訝,“父親怎么知道。”
長孫無忌沒解釋,只是道:“他說了什么?”
長孫沖悄悄的甩甩手,屋中的下人有眼色的退下。
“父親,太子說,因為這標點符號,廢太子和順陽郡王名聲大顯,太子有些不安,尤其是對順陽郡王,自回來長安后,他天天進宮,討的陛下越來越歡心,太子想讓父親想法壓一壓他。”
長孫無忌輕哼一聲,“真是一點氣都沉不住,我與他說了多少次了,不擅動就穩如泰山,他是一次都沒聽進去啊,陛下已經廢過一次太子了,只要他不出什么過錯,哪怕就是陛下想換了他,輕易也不會付之行動,現在只要老老實實的,縱使他人跳的再歡,也不過是跳梁小丑,若非要與之針鋒相對,這才是落了下乘,這么淺顯的道理,怎么就不明白呢。”
這話說的是有道理,可是,屁股決定腦袋,坐在東宮的是李治,當太子的滋味,長孫無忌是體會不到的。
太子這一職業,屬于高危行業,同時,也極度缺乏安全感,甭管任何人,只要往那東宮一坐,基本都會感到惶恐難安,就是一點點的風吹草動,也會讓其感到緊張,尤其是對于競爭者,哪怕那人只有萬分之一的危險,都會讓其如臨大敵,再加上有李建成和李承乾這樣的前車之鑒,這讓李治如何能徹底放心,如何去穩坐釣魚臺,如何去無視李泰和李承乾,說到底,身份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自然就有差異。
長孫無忌是不想生事的,可是現在,李治又沉不住氣了,這讓長孫無忌頗為無奈,三勸兩勸都無用,那么現在只能被迫按照李治的意思來了。
但是,想要壓一壓李泰,卻也不是那么容易,當前根本抓不住他個什么把柄,如果他沒將華清宮和原先的王府給舍了,那倒是能拿僭越奢靡說一說事,但是現在……
長孫無忌暗嘆口氣,連著琢磨了兩日,也沒想到針對李泰的辦法,正當他抓麻的時候,那個二逼外甥卻是主動遞來了把柄。
原來,在皇帝下旨推廣標點符號之后,一些個書生借此去拜訪李泰。
聚集文人墨客,一起談笑風生,這本就是李泰最喜歡干的事。
所以對于上門的書生,他是來者不拒,有一個算一個,皆都是笑臉相迎。
如此,順陽王禮賢下士的名聲,就算是傳出去了。
上門的書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投機之士。
雖然李泰大不如前,可終究是個王爺,是皇帝的嫡親骨肉。
所以,想要抱他大腿的人,還是不少的。
而李泰呢,他也不管你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你登了他的門,乖乖的叫上一聲王爺,那他就把你當自己人。
如此看似是有些缺心眼,實則,這恰恰是李泰心機之處,他十分明白,要想成事就得先聚攏人才,這些個書生,背后關系盤根錯節,和他們纏繞在一起,一能給自己造勢,二可借用他們的人脈關系。
正是出于此,李泰才和這些書生打的火熱,短短不過幾日,他的身邊就聚攏了五六十號人,不管是白晝還是黑夜,順陽王府都熱鬧非凡。
正覺得意的李泰,卻是忘記了一點,儒以文亂法,身邊聚集太多文人墨客,這可也不是好事,非常容易讓人誤會你有結社之心,再加上頭上還戴著個謀嫡的帽子,這更是容易讓人誤會你是不是賊心不死,又想著拉幫結派來鬧事。
長孫無忌抓住這一點,讓一些和他關系不明顯之人,上折子彈劾李泰,給扣的罪名為意欲作亂。
折子遞進宮中,李世民大為惱怒,即是氣那些彈劾之人也是氣李泰,很快,皇帝就將李四郎叫進了宮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