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著他,心頭不禁一暖,“那是要擔罵名的。”
“兒臣不怕,兒臣愿為父皇分憂。”
這一刻的李治,可謂是又忠又孝。
李世民大為感動,他也不再為難,心里終于下了決斷。
“傳旨,著李君羨調集五千兵馬前往昭陵。”李世民看著張阿難道:“你也親自去一趟,告訴那些民夫,讓他們安心干活,家中有受損者,朝廷自然會賑濟,若是不聽,還有鬧著要回家者,令李君羨全都拿下,膽敢有阻攔反抗者,皆殺無赦。”
張阿難領命,正準備走時,李泰突然來了,他一進殿,二話不說,直接就道:“父皇,昭陵的事情,兒臣有一兩全其美的主意。”
李世民好不容易才下了決斷,也不想聽人再說什么,所以,本欲讓李泰不要多言,但不等開口,李治卻是先道:“四哥有什么好主意。”
民夫這件事,無非就是兩個選擇,要么是放,要么是不放,放和不放都很麻煩,可說是進退兩難,就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等粘上毛比猴還精的人,都想不出個什么好的解決方法來,李泰竟敢大言不慚的說什么有兩全其美的主意,真以為自個頭大就聰明是吧,李治心中冷笑,已經做好了取笑的準備。
“父皇,兒臣覺得,應該將那些民夫放回去。”
李世民無奈的嘆口氣。
李治強忍笑意道:“四哥,將民夫放回去了,那昭陵的工期怎么辦。”
“再招一批人就是了。”
李泰脫口而出。
李治差點沒笑出聲。
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將銀州的這些人放回去,再從其他地方征徭役,不管是從哪征,老百姓肯定都不樂意,再說了,征徭役,前期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那是說征就能征的,這蠢貨,是特地跑來秀智商來了。
李治正準備再挖個坑,讓這胖四哥好好的表現表現自己的愚蠢與無知,但李世民卻是直接道:“好了青雀,不要說了,回去吧。”
李世民的話里頭,有股輕視之意,這讓李泰很是不高興,他按照李承乾所教的說辭,一股腦道。
“父皇,兒臣所說的再招一批人,意思并不是新征徭役。”
李世民皺皺眉頭,一時被勾起了分興致來,問道:“不新征徭役,那從哪招人?”
“父皇,可以用錢來招人,兒臣覺得,不妨就由內府出面,招收一些青壯勞力,每月給他們開點工錢就是,”
李世民先是一愣,最后,眼睛變得亮了起來。
李泰這個主意,還真是不錯,無非就是花點錢罷了,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國庫里的錢都堆積成山了,招個幾萬人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此一來,銀州的那些民夫,放回去也就放回去了,昭陵的工期照舊能繼續,他也能繼續維持自己的圣賢之名。
難題迎刃而解。
李世民哈哈一笑,“青雀,你這主意,倒真兩全其美,你替父皇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啊。”
李泰笑容滿面,余光瞥了眼李治,露出濃濃的得意之情。
李治臉一黑。
本還想著看笑話呢,沒曾想,讓這死胖子出了個風頭。
看著李世民那高興的模樣,李治心中氣憤,他快速的想了想,隨即提出異議道:“父皇,四哥這主意雖然好,但兒臣卻覺得不妥。”
李世民笑容一滯,不解道:“有何不妥。”
“父皇,現在將民夫放回,轉用雇傭的方式來招人,那明年呢,明年昭陵還征不征徭役了,要是征的話,百姓萬一皆都以今年為例,鬧得不愿意服役怎么辦,難不成明年,不再征徭役,照舊用雇傭的方式來施工嗎,如果這樣行事,那以后其他地方需要征徭役,百姓也皆都不愿該如何?”
李治說的也有道理。
老百姓本來就不愿意服徭役,要是昭陵開個以銀雇工的頭,這怕是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