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恩寺修好后,玄奘一心開始譯經。
每日吃睡他都在經房,也就只有拉的時候,才會離開經房片刻。
長安信佛的人不少,每日來找玄奘的人也不少,可他癡迷譯經,任誰來都是不見,就算是貴為宰相的房玄齡,也是難逃閉門羹,只有皇帝親自下令,才能請的出玄奘。
李承乾的分量,還是有些不夠。
玄奘沒有來。
他派來了他的徒弟辯機。
拘泥于歷史。
李承乾對辯機,印象不算好。
但接觸了兩日。
這辯機竟出乎意料的老實。
李承乾喜歡老實人。
十個老實人,九個都悶騷。
這悶騷的人吶,反差都挺大。
有時候。
只要你輕輕推上一把。
幫他們打開那扇門。
那往往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李承乾看向辯機的眼神,逐漸發生了變化。
與此同時。
殿中省開始了招工。
修皇陵,一月一百五十文,管吃管住,一旬歇一天。
這樣的待遇還是不錯的。
招工告示一貼出來,應工者如過江之鯽。
殿中省精挑細選。
最后,招了約摸兩萬多人。
這兩萬來人,都是精壯勞力,年紀最大的,不過二十六七,年紀最小的,也就十七十八,他們的身體素質,皆都杠杠的。
到了五月下旬,這兩萬多勞力,就齊齊住進了山腳下的大營。
從此刻開始,修筑昭陵,就從國事變成了私事,民部自然就不好再插手了,這些個勞力,全都歸于高士升來管理。
眨眼間。
昭陵又熱鬧了起來。
高士升很是高興。
李承乾也很高興。
李大郎大手一揮。
要請這些勞力好好吃一頓。
這一次。
不吃豬。
不吃羊。
要吃。
只吃最好的。
只吃這些勞力輕易吃不到的。
他們輕易吃不到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不準公開買賣的牛了。
還有內陸很少見到的海鮮。
本來。
長安是幾乎沒有人販賣海鮮的。
因為長安離海太遠了。
從沿海地界將海鮮拉到長安,走的再快都得一個來月,等到了地方時早都臭了。
但是。
當硝石制冰的法子傳開之后。
冰變得非常容易獲得。
同時也變得非常廉價。
將海鮮進行冷凍。
走的快一些。
在發臭之前是能趕到長安的。
雖說會變得不新鮮。
但將就將就也能吃。
現在西市里頭,就有不少賣海鮮的。
王安和林七將那些海鮮鋪子掃蕩一空。
至于牛肉。
讓兩萬多人放開了吃。
一人算上兩斤。
也得四萬多斤肉。
大唐的牛,平均體重約摸八九百斤。
按八百斤算,也就是說,得需要五十頭牛。
五十頭牛不算多,可麻煩就麻煩在,這牲畜不好買,按照唐律,老百姓買賣牛,得要官府的人陪同,買賣雙方達成共識后,還得官府的人同意,這買賣才能成,一次買五十頭牛,沒個合理的解釋,官府的人肯定不會同意,不過,也不是說不好解決,最后,李承乾將主意,打到了程家的身上。
程咬金愛吃牛,所以程家在城外的莊子里養了不少的牛,五十頭牛對程家來說,不算是什么,在李承乾的指使下,程良駿厚著臉皮上門,從程咬金那買來了五十頭牛。
也許是欣賞李承乾大搖大擺請人吃牛肉的膽魄,也許是看在叔侄的情分上,程咬金不僅給了個極其優惠的價格,還貼心的讓人將牛全都收拾好送了過來。
在民夫大營中,從長安請來的廚子,在不停的收拾著海鮮,不遠處一排排的大瓦缸,里頭的牛肉咕咚咕咚的冒著泡。
年輕的勞力們,平生還從沒見過海里的玩意,更沒見過這么多的牛肉,他們一個個不斷咽著口水,李承乾則來來回回的,不斷拉著人噓寒問暖嘮家常。
這些個勞力,對于這位姓李的殿下,印象十分的好,他出身高貴,卻沒有權貴的盛氣凌人,反而和藹可親的像自家兄弟一樣,被李承乾拉著關心的人,都十分的感動,卻是沒人想過,李承乾為什么會對他們這么和藹可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