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嘗百草,岐黃樹杏林,他們開創了診治之法,定下了救治之術,歷代醫工奉他們為祖師,萬世之人敬他們為神祇,千百年來香火傳承不斷。
癰瘍火毒之癥,不知奪去多少性命,無數醫者為破此癥,嘔心瀝血而不得。
李承乾今有良法,卻是不愿獻出,張如風實在不明白。
佛家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將大蒜油獻出,那救的性命將是浩瀚無數。
當下,未來,只要大蒜油能消一人之痛,那李承乾就可得上分功德,這可是名留青史享譽萬世的大美事,張如風只恨這不是自己琢磨出來的,萬世之名就在眼前,李承乾為什么不愿意呢。
敝帚自珍嗎,可這大蒜油又不能生金下銀,藏著掖著有什么用。
“殿下。”張如風苦口婆心道:“上天有德萬物有靈,一方可濟天下,此乃成圣之善,雖不知殿下有何顧慮,但在大道之前一己之私當不得什么,老夫斗膽,替世人,祈殿下獻出良藥。”
說著,張如風兩膝一彎,儼然是要跪拜。
“你這老頭,急什么,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承乾伸手,拖住他的胳膊,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我可沒什么一己之私,也沒說不愿獻出,只是這大蒜油只能救急不能常備,就算獻上去了,也無法普惠百姓,算是有些雞肋。”
張如風不解,“殿下,這大蒜油制作之法也算簡單,不過就是蒸餾些水,將大蒜搗碎發酵,為什么只能救急不能常備。”
李承乾解釋道:“因為有時間限制,發酵上一壇大蒜,最多不能超過五天,超過了五天就壞了,而大蒜油脫離了發酵的環境,不過半個時辰就會變質,一旦變質就會有毒,所以只能即用即取。”
張如風一聽,這還真是有些雞肋,就算仍然是可以用來救人,但效果卻跟他所設想的天差地別,張如風大失所望的嘆口氣。
見他像是泄了氣的皮球,李承乾呵呵一笑,轉過身,拿起瓦缸上的木蓋,指著里頭道:“不過,我有更好的。”
張如風瞄了一眼,缸中全是綠油油的毛,一團又一團的,令人頭皮發麻,“殿下,這是什么?”
“青霉素。”李承乾擲地有聲道:“跟大蒜油一樣,能治火毒癰瘍,但效果比大蒜油要好,還能制成粉劑。”
張如風聽的眼睛一亮,能制成粉劑,那不是直接就能做成成品藥嗎。
想想,去看病,大夫按病情緩急,開上相應的分量,拿回家去按劑量沖服就是了,效果還比大蒜油好。
張如風眼睛越來越亮,再看向缸中的綠毛時,已無頭皮發麻之感,轉變得興致盎然。
“殿下,那可將此物獻上去。”
“還不到時候。”李承乾又是搖搖頭,“這才剛開始培育,之后還要選菌株育種,起碼得要半年時間,等到可以的時候,我自是會獻給父皇。”
張如風點點頭,然后又來了興致,追問起了如何選株育種,李承乾頗有耐心的給他一一講解。
過后,自然而然的,這照看青霉素的任務,就落到了張如風的頭上,反正他也是閑不住,剛好給找點事情做。
之后幾日,四下無事,昭陵很安靜,長安很安靜,大理寺很安靜,崔家很安靜,皇宮很安靜,陽春五月,處處靜謐。
雖說都在意料之中,可當真的如此安靜,還是讓李承乾不免有些失望。
李世民終究是皇帝啊,雖然他是個愛民的皇帝,但帝王終究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