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想著又轉身回了屋內。
不覺間,一抹魚肚白劃破天際。
今兒要上早朝,李世民睡眼惺忪的從床榻上站起,徐慧緊接著從榻上下來,她拿起掛在衣架上的服袍,親自給李世民穿衣。
“這種雜事,讓他們來做就是了。”
聽到皇帝這話,張阿難立馬上前,“娘娘,奴婢來。”
徐慧不為所動,笑著道:“臣妾還未進宮,入閣在家中時,阿耶每日早晨去衙門,都是阿娘親自給穿衣的,阿娘教導臣妾,說日后出閣嫁人了,給夫君穿衣這種事,一定要親自來。”
李世民不解,問道:“為何,朕記得你娘出自江夏黃氏,也是名門望族,自小定也是被人伺候著長大的,緣何心甘情愿的做這種婢奴該做之事。”
徐慧笑的更甚,“阿娘說,天天給夫君穿衣服,他便自知你的辛苦,要是哪天有其她女子脫他衣服時,他便會想起家中妻日日夜夜給他穿衣的畫面,說不準就會心生愧疚迷途知返。”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阿娘可真有馭夫的手段,下一次她來長安之時,你可讓她去房家坐坐,房玄齡那惡妻,也是有手段的很,她們二人可互相交流交流。”
徐慧嫣然一笑。
隨即,收拾妥當的皇帝,乘著步輦,在太監侍衛的前擁后簇中,迎著一縷明亮的霞光,向著太極殿去。
文武百官早已就位,等到李世民屁股往御座上一放,群臣共同躬身喚萬歲。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笑著虛扶,“眾卿免禮。”
群臣緩緩起身。
李世民粗略掃了一眼,問道:“高卿怎么未來?”
“回陛下。”民部侍郎柳奭站出,“高尚書今日不適,告了病假,令臣匯稟民部諸事宜。”
“嗯。”李世民頷首,“卿家講吧。”
柳奭暗自清清嗓子,開始匯稟民部負責的各項事情近日的進展,主要說的還是修路的事情。
“陛下,自仲月動工以來,各地總計征召民夫二十三萬人,至今總耗費為十二萬六千八百三十二兩,至昨日為止,已竣工的縣有三個,修繕里程為六百二十七里,按照當前的進展,在入冬之前,必可如此完工……”
柳奭侃侃而談,他吐字清晰,語氣不急不慢,對于各項數據皆都聊熟于心。
“柳卿,渭縣總共征召了多少民夫?”
皇帝突然開口詢問,柳奭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這是特地在考校他。
壓下心頭歡喜,柳奭不急不慢道:“回陛下,渭縣總計征召民夫兩萬七千余人。”
“渭縣從動工到完工,總共用了多少時日?”
“回陛下,兩月另一十二天。”
“渭縣總耗費多少,當地縣府攤派多少,民部撥款多少?”
“回陛下,渭縣總耗費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三兩紋銀,當地縣府攤派六千二百多兩,戶部撥款一萬兩千余兩。”
這是李世民和柳奭之間,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君臣對奏,對于柳奭的表現,李世民很滿意,他贊賞的點點頭,不再詢問什么,柳奭接著匯稟,等他說完之后,兵部尚書豆盧寬緊接著站出。
隨著天下承平日久,兵部的事情并不多,豆盧寬主要講了講在軍中推廣新式急救法的進展,還有遼東的李績近幾月對高句麗侵襲的效果。
待豆盧寬站回位置,工部的閻立德還有禮部的唐儉相繼出列。
閻立德說的也是修路的事,工部主要負責施工技術和原料籌集等工作,這都不是太過要緊的事,所以李世民也是挑著撿著隨意的聽聽。
禮部最近都在抓緊籌備九月的科舉,為國遴材是大事,李世民聽的十分認真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