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失神的點點頭,他明白自個泡的那三缸竹子為什么會長黑毛了。
沒有殺菌,是微生物作的祟。
想通這一點,李承乾說道:“趙班,高溫也可以殺菌,若是用水煮取代暴曬,是不是可能省去半月或者一月時間。”
趙班試探的問道:“殿下說的殺菌,是不是就是指的竹子里的蟲子和看不到的臟東西?”
李承乾點點頭。
趙班沉吟著道:“如果用水煮,真能像殿下說的這樣,那確實能省下不少時間。”
李承乾又道:“將竹子來回泡兩次,是為了分解果漿和本素等化纖……”
“殿下,化纖是什么?”
呃,李承乾不知該如何解釋,所以籠統道:“就是竹子里一些看不見的東西,去除掉以后,竹屑就能變得很松軟。”
趙班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李承乾接著道:“去除化纖,可以往水中加石灰和堿,最快兩三日就能讓竹子變得松軟,倒也不用費時費力的一直用水泡,如此,又能省下兩月時間。”
趙班疑慮道:“殿下,往水中加石灰和堿,不會燒壞竹子嗎,石灰遇水是會發熱的。”
“加熟石灰就好,熟石灰難溶于水,不會發熱。”說完,又多解釋一句道:“熟石灰就是消石灰。”
趙班明白的點點頭。
李承乾笑著道:“如此一來,竹子變成竹漿,只用十來天即可,沒有了繁瑣的工序,以竹子的廉價,這造紙的成本,是不是就大大降低了?”
心頭一盤算,趙班連連點頭,“是,要是工序真如殿下所說可以如此改良,那……”
“那竹紙的造價,將遠低于麻紙和藤紙,這紙價肯定會大幅下跌,以后人人都能用得起紙。”
趙班變得異常亢奮激動,連頜下的短須都在顫著。
李承乾呵呵一笑。
大唐的紙是非常金貴的,如果要用四個字來形容,只有紙貴如金最是恰當。
據新唐書·食貨志所載,一張普通麻紙,價格在十五至二十文左右,藤紙的價格在二十文至五十文左右,至于最好的宣紙,按照品質的不同,價格區間在五十文至一百文左右。
普通老百姓,日子過得最好的,一月堪堪也就不過二三百文左右,從此可看出,這大唐的紙貴到了什么程度,要是能將紙的價格打下來,可說聲是不世之功,不怪趙班會如此激動。
李承乾套上靴子,從床上站起,“你跟我來。”
趙班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后,二人一路從辰安殿來到后山。
木屋窗欞下的瓦缸,被太陽曬的燙手,李承乾將三口缸的蓋子都拿掉,一股臭味撲面而來,里頭長滿了黑毛。
趙班湊過來一看,立馬捂住了鼻子。
李承乾笑著道:“這是我上次泡的竹子,沒有殺菌,所以臭了,你把這缸里的竹子和水都倒掉,再新砍些竹子來,昭陵那邊的活你不用去干了,就留在這后山,按照你我剛說的工序,試著看能不能造出紙來,缺什么少什么,你就去給王安說,飯食我會準時準點讓人給你送來,你就安心造紙,要是成了,必有厚賞。”
造紙跟昭陵的活比起來,那可輕松多了,趙班樂呵呵的點點頭,李承乾也是呵呵一笑。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