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紙為什么這么貴,無非就是因工藝繁瑣和耗時太長。
最便宜的麻紙,快則一月慢則兩月,好一點的竹紙藤紙,平均在三四月,至于紙中貴族宣紙,那更是起底半年。
如果十日之內就能造出紙,那么紙價將從天下掉進塵土。
李泰雖然有點缺心眼,但最起碼的政治智慧他還是有的。
知識的載體是書籍。
書籍的載體是紙張。
紙貴,書就貴,書貴,知識就貴。
反之,紙便宜,書就便宜,書便宜,知識就便宜。
知識一旦便宜了,那……
李泰渾身一抖,嘩啦啦,捏在手中的紙上下顫著,如是受到召喚的神兵,在劍鞘之中發出著嘶鳴。
這薄薄的紙,足可開啟一場,改變天下大勢的變革。
一個黃口小兒,從懵懂無知到博學多才,需要接受多少年的教育呢,十五二十年足矣吧。
當知識變得廉價,三四十年后,這天下會多出多少讀書人來,讀書的人多了,還怕沒人做官嗎?
天下要變了…
李泰手抖的越發厲害,鼻翼之間噴著滾燙的熱氣,圓溜溜的眼眸中,閃爍著熊熊烈火。
他突的兩步上前,緊抓住李承乾胳膊,饑渴難耐道:“這么短時間內就能造出紙,你是怎么做到的,快,將工藝告訴我。”
他的話中,滿是不容置疑,如果,李承乾現在說個不,李四郎怕是能一口將他給吞了。
李承乾抽出生痛的手,將趙班推到跟前,“你給青雀講講工藝。”
趙班不敢直視李泰,緊張的低下頭,甕聲道:“王爺,將竹子砍來,裁成半丈長的小節,然后放進鍋中烹煮……”
一番解釋后,李泰將工藝流程牢牢記住,他二話不說,轉身就往門外跑。
即將越過門檻時,李承乾突的堵住去路,他笑著道:“青雀,現在就去跟父皇邀功,不妥。”
李泰心中正激昂,哪聽得進這話,猛的推開李承乾,大步就往院中去。
他這一手,力道十足,李承乾撞到門檻上,程良駿兩步過來,關心道:“殿下,您無礙吧。”
左臂有些酥麻,李承乾搖搖頭,沖著院中大聲道:“我來了你這王府,父皇必然會知曉,你現在去,父皇定會聯想到我,到時這功勞,怕是咱們就要平分了。”
李泰腳下急剎。
這話倒也有道理。
李承乾前腳上門,他后腳就去獻禮,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多想呢。
壓下心頭饑渴,李泰又返回屋中,他急躁道:“那你說,什么時候獻合適。”
李承乾沒有給個具體時間,而是道:“我將趙班先安置到清風樓,過個幾天,你將他找來,再一同造一次紙,到時動靜鬧得越大越好,讓父皇知道你在造紙,那之后你去獻紙,父皇自就不會再多想。”
他既已知道造紙工藝,那可以自己來啊,為何要多此一舉的,和這工匠搭手呢,莫不會有其他的鬼主意吧。
李泰瞄瞄趙班,又瞄瞄李承乾,一雙圓眼,將肚子里的疑心顯露無疑。
李承乾呵呵一笑,主動解釋道:“你從未干過工匠活,突的無師自通就會造紙,這不是惹人生疑嗎。”
李泰一琢磨,倒還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