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覺得他是在找借口,于是親自上手體驗了番,結果還真如那工匠所說,這字板上墨實在是難以把握。”
“回去后,兒臣就讓人尋了個工匠來,跟他詢問明白印刷的工藝后,兒臣苦思數日,終是想出了這活字印刷的法子來。”
“而后,兒臣又想,這紙是不是也能改進工藝……”
聽到此處,李世民打斷道:“所以你前不久讓人去城外天天砍竹子,就是為了造紙?”
李泰點點頭,“功夫不負有心人,兒臣翻來覆去,徹夜難眠,茶不思飯不想,一心琢磨竹紙的工藝,終于是讓兒臣成功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對于李泰的這番話,心里信沒信的不知道,反正面上是信了。
皇帝笑著問道:“青雀,你這兩番改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江山社稷大有裨益,功當賞過當罰,你立下如此大功,說說,想要父皇該如何賞你。”
我想要什么,難道您老不清楚嗎…
李泰將頭微微低下,藏匿住眼中的饑渴,裝模作樣道:“父皇賞兒臣的,已經夠多了,兒臣再無其他所求,只希望父皇開心康健。”
李世民又是一笑,“青雀,你心里可明白,朕當初為什么要將你降為郡王,發貶去鈞州。”
“兒臣知道,兒臣當初荒唐,和大哥兄弟不睦,傷了父皇的心。”
李世民再道:“那現在,你可明白,當初的過錯之處了。”
李泰連連道:“兒臣明白,自到了鈞州,兒臣就想明白了,是兒臣糊涂,受宵小挑唆。”
“他們嘴上說著一心為兒臣考量,實則,全是私心作祟,他們鼓噪兒臣跟大哥爭,就是想以后做個定鼎元勛,想從兒臣身上撈個滔天的富貴。”
“兒臣和大哥,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血親,攪得我們兄弟骨肉相殘,他們卻坐收漁翁之利,兒臣每每想到此處,無不是捶胸頓足悔恨萬分。”
李泰說著揉揉眼睛,本是干枯的眸子,揉完之后立刻變得濕潤。
擠下兩滴眼淚,哽咽著道:“因為兒臣,大哥獲罪,父皇傷心,兒臣真是罪該萬死。”
一番情真意切的話,讓李世民不禁動容。
他兩眼泛紅的看向李泰,一時之間,竟莫名有些恍惚,只覺得李泰身后有道影子,那影子卻像是李承乾。
李世民愣了愣,旋即搖搖頭,平復下心緒,問道:“青雀,你真的知錯了。”
李泰毫不猶豫的點點頭,“兒臣知錯。”
李世民目光逐漸銳利,“要是朕重新封你為親王,你可還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可還會重蹈覆轍,去和雉奴爭,去和雉奴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