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朱雀門。
高士廉從車中下來,剛好看到了侍郎柳奭,他主動拱拱手,“柳大人。”
柳奭笑著過來,“下官見過尚書。”
高士廉親善道:“都是一部之人,柳大人不用拘泥多禮。”
兩人說著進了宮門。
走出不遠,柳奭問道:“高尚書,過幾日令郎就該授官了吧,不知尚書想讓他去何處。”
高士廉呵呵一笑,“授何官職,都是吏部說了算,老夫可管不上這些。”
柳奭笑著道:“授官可是大事,尚書為人祖父,當是得替子孫好好想想,出仕為官,第一步可是重中之重。”
“要是去個清水衙門,免不了要先埋沒個幾年時間,雖說令郎年紀尚幼,可過個幾年是個什么光景,誰也說不好。”
高士廉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柳奭余光一掃,又道:“如今各部,一個蘿卜一個坑,令郎若進入六部,就算頂著個進士的名頭,但資歷淺薄年紀弱小,恐也難以有什么作為。”
“尚書,下官斗膽建言,以令郎現在的情況,去東宮應是最合適不過了。”
高士廉側首,看了看柳奭,這才想起來,他好似還答應過李治,要是高德陽真的中了進士,就親自去跟皇帝討道旨意,讓高德陽去東宮入職。
這柳奭繞來繞去的,也是想讓高德陽去東宮,這是他自個的意思呢,還是受了誰的指使來當說客。
不覺間,到了民部。
柳奭拱手作揖,“尚書大人,下官去忙了。”
高士廉點點頭。
柳奭往左,向著公房去。
看著他的身影,高士廉不禁又陷入沉思。
該不該讓高德陽去東宮呢。
確如柳奭所說,以高德陽現在的年紀,不管是去清水衙門還是進入三省六部,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去東宮是最適合的。
但是,高德陽對李治有著芥蒂,養驢知道驢毛病,高德陽是個什么脾性,高士廉最是清楚不過了。
他這個孫兒,心里要是看不慣誰,那全都會擺到臉上來。
李治雖然是個寬厚仁善的主,但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氣,高德陽要是一直拉著個臉,時間久了恐怕李治難免會有所不爽。
這要是將李治給得罪了,又是一件麻煩事,可是,若不讓高德陽去東宮,那該如何應付李治呢,他可是已經撂下過話,要是中了進士,就去跟皇帝討旨意的。
高士廉一時陷入為難。
從早晨琢磨到了晌午,也沒想明白個所以然來,正頭疼的揉著太陽穴時,一個太監進來。
高士廉誤以為他是來送午膳的,頭抬也不抬道:“本官沒胃口,拿下去吧。”
“高大人,陛下召您。”
高士廉詫異的抬起頭。
來的不是御膳房的太監,而是兩儀殿的黃門。
正值飯點,皇帝這個時候,叫自己過去做什么?
不知為何,高士廉的心里頭,突升起股不妙來。
跟著黃門來到兩儀殿,李世民正坐在內殿圓桌前,桌上擺滿了菜肴,在對面,還擺放著一副碗筷。
難不成,是叫自己來吃飯的?
偷瞄眼李世民,高士廉躬身作揖。
“臣,參見陛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