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西北角,有一殿名大福,平日里多用來祈福祭奠。
裊裊升起的青煙,將懸掛起的畫像,遮的朦朦朧朧。
武媚一身灰衣,跪在蒲團上,嘴中連綿不斷的吐著經文,她一邊敲著木魚,一邊看著畫上雍容華貴的婦人。
畫中人自是長孫皇后……
長孫薨于貞觀十年,武媚是貞觀十一年進的宮,她并未見過這位人人稱頌淑良的賢后。
對于長孫皇后,武媚有著好奇,有著欽佩,還有著嫉妒。
在這偌大的宮城中,皇帝有著數不勝數的女人,要論美貌,有遠勝長孫的,要論賢良,也有遠勝長孫的,可是,能讓皇帝念念不忘的,卻只有她一個。
要是……
要是她也能得如此寵愛那該多好。
突的,木魚變得雜亂,一股煩躁涌上心尖。
武媚進宮,是帶著美好愿景的,她不奢望能成為另一個長孫皇后,但是,怎么也不該像現在這般,進宮十年還是個小小的才人,怕是皇帝早就忘了還有她這么個人。
這般下去,她會是個什么結局呢?
坐看青春年華逝去,獨自一人忍受漫漫孤獨,等到他日年老色衰,徹底永無出頭之日,或者,等的哪日皇帝大行,按照慣例被送進廟中,青燈古佛了卻余生。
一股惡寒冒出,隨之還有絕望,武媚不喜歡廟中的生活,她討厭木魚,討厭誦經,討厭從頭到腳灰土土的裝扮。
修行的生活簡直是度日如年,如果一輩子都要如此,還不如趁早自盡落個痛快。
供桌一旁,有用來鎮邪的貔貅,這貔貅用純銅打造,腦袋上有銳利的兩角。
武媚看著銳角,眼神一會迷茫,一會哀憐,一會卻又是不甘。
她出身豪門,父親武士彠不僅貴為國公,還是富甲天下的巨商。
自小,她錦衣玉食,含著金湯匙長大,但當武士彠去世以后,生活變得天翻地覆。
異母同父的兩個兄長,對她和母親十分苛刻,她們母女在府中的地位連下人都比不上,無可奈何之下,武媚只好隨著母親回到洛陽母家。
這之后不知怎么,皇帝知道了她的名字,然后就將她征召進了宮來。
武媚以為,這會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希望越大往往失望便越大,她不過是從一個坑掉進另一個坑中。
上天待她真是涼薄,武媚不甘心,她是真的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聽聞太子去了翠微宮,她日夜不停的彈琴,哪怕明知承業寺離翠微宮尚有些距離,喜好琴樂的李治十有八九聽不到她的琴聲,但武媚還是日日不輟的堅持著,因為這是唯一的機會。
她要想擺脫眼下的苦楚,要想擺脫日后的深淵,只有抓住李治方能有一絲可能。
她的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李治來了,武媚清晰記得那日見面的場景,她從李治眼中看出了對自已的興趣。
本以為那只是一個開始,所以武媚來了手欲擒故縱,她擅長釣魚,知道如何布餌才能讓魚兒上鉤。
可是,老天又一次讓她失望了,李治遲遲不見再來,她在承業寺左等右等,哪怕又彈起了琴,哪怕將手彈的滿是傷痕,仍是毫無用處。
武媚再陷入絕望,可恰在此時,她卻又回到了宮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