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燭火初燃。
蓋州刺史府,夜宴正當時。
“衛國公,下官敬您一杯,您的威名下官心神久仰,今日陛下差國公前來,必可一舉蕩平高句麗之賊!”
王刺史端起了酒盞,李靖卻是拿起了水杯,“統軍在外,酒不可沾,刺史見諒。”
“細微之處見真章,今日方知國公緣何百戰百勝,克已甚嚴自是上下一心,齊心協力當是攻必克戰必勝。”
“國公自便,下官盡飲,為陛下千秋賀,為大唐萬世賀,為大軍無敗賀。”
文官的嘴皮子確實利索,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安國公執失思力聽得腦袋都有些沉。
他有些明白,為什么短短幾年,大唐就能敗了突厥。
人家連話都講的滴水不漏,辦起事來自然更加周密,文化還是重要的,執失思力暗戳戳的想,趕明回到長安,還是得好好學學知識才行,不然,別哪天被人給用話繞進去了都不自知。
一杯飲罷,王刺史問道:“國公,高句麗賊人已知王師至,他們早早進行了堅壁清野,據下官知,賊首泉蓋蘇文,征發五十萬兵馬,盡皆布置在遼河以東各座城邑,李績將軍遣斥候渡河數次探查,賊軍皆都在抓緊修繕城池,下官看,他們是想據城堅守。”
“高句麗兵馬雖不及我軍裝備精良能戰擅戰,但其性中天帶兇惡,他們要是一心堅守不出,怕也是個棘手事。”
“當下已將至八月,遼東這地方,最晚不過十月底,最早十月中旬左右,天氣就日料冷寒,雪說下就下。”
“一旦進入雪季,那對我軍怕是……”
王刺史說著瞄了李績一眼,后者正是一副咬牙切齒之狀。
“不知國公可有什么打算?是否需要下官做些什么?”
李靖笑著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守他的城,我攻我的城,哪有什么打算,不過隨機應變。”
王刺史呵呵一笑,點點頭,遂扯起了閑話來,月兒高高照,差不多臨近亥時,宴席散了,眾人各自離去,李績與李靖回到城外大營。
中軍帥帳,李靖處主位,李績、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三人依序坐在下首。
燭臺燒著,暗暗的光將幾人身影盡投帳布,外頭有兵士把守,帥帳百步之內蚊蠅無蹤。
仔細看過輿圖后,李靖問道:“懋功,高句麗可真有五十萬大軍?”
李績點點頭,肅穆道:“不止五十萬,據探子回報,泉蓋蘇文還在不斷募兵,今平壤城中,還備有二十萬兵馬。”
執失思力倒吸一口涼氣,“這么多,他們還真能湊出百萬甲士。”
兵書有云,十則攻之,五則圍之,冷兵器時代,攻城完完全全就是要拿人命去填。
高句麗不斷爆兵,李靖卻只有十萬人,他們要一心堅守不出暫避鋒芒,那還真的是不好辦。
李靖沉思著。
阿史那社爾問道:“英國公,之前你是如何快速攻取城池,一路殺到平壤城下的?”
“唉,不過是趁高句麗不備,出其不意罷了,今他們做足了準備,想要輕易勝之,怕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