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國土狹窄,許多地方雖冠以城池之名,但實際上也就是大一點的村寨。
新城就是這般,城墻不過兩丈多一點,還是用黃泥所夯,說的好聽點是城墻,說的難聽點,連豪門望族家的院墻都比不上。
憑借這般城池,想要抵抗唐軍的利器,簡直是癡人說夢,所以,泉蓋蘇文選擇了主動迎敵:野戰!
約摸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人肉之軀與矮矮的黃土墻相比,更加穩固牢靠。
論兵力,他是唐軍的六倍,六十萬頭豬,漫山遍野的鋪開,沒個一兩月也殺不完。
拖!只要拖個一月,唐軍必敗無疑。
泉蓋蘇文目光眺望,天際邊漸漸浮現黑潮,兩桿大旗一馬當先高高聳立,一面,龍飛鳳舞,大寫著李字,另一面,威嚴整齊,書寫著個唐字。
相距兩里,李靖下令,安營扎寨,為了防備高句麗人偷襲,阿史那社爾和執失思力,各率五千精騎游走左右。
他們二人渴望著高句麗人能夠殺來,但又讓人失望又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高句麗人一動也不動,泉蓋蘇文似是成了迂腐的宋襄公,就坐看唐軍穩穩當當的扎營。
一夜過去,安然無事,黎明破曉,陣陣炊煙起,當的霧氣散去,隆隆鼓聲響起,阿史那社爾率兩萬步騎沖殺出大營。
“泉蓋老賊,大唐上將阿史那社爾在此,還不快快出來受死!”
高句麗營寨緊閉,阿史那社爾叫罵著,他罵的很難聽,也罵的很洪亮,可惜,從早晨一直罵到晌午,罵的嗓子都沙啞了,也遲遲不見高句麗人出來,更別說是泉蓋蘇文了。
阿史那社爾氣恨又急眼,正欲下令強攻時,自身后卻傳來鳴金聲,他不甘心的看看不遠處堅固有序的敵營,然后調轉馬頭,喝道:“收兵!”
高句麗人按兵不動,李靖在箭樓上看的一清二楚,他猜不透泉蓋蘇文的想法,但心中卻也不急。
到了下午,李績又領一萬步騎前去叫陣,可還是無什么用,直到日落西山,高句麗的營門還是緊閉著。
阿史那社爾提議趁夜破襲,但李靖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
泉蓋蘇文還是有幾分本事的,他將大營修的牢固又布滿了陷阱,輕舉妄動很容易陰溝里翻船。
說到底,人家怎么都有六十多萬顆腦袋,就是一人一口唾沫都夠淹死人得了。
之后兩三日,唐軍大將相繼出馬,各種臟話都罵遍了,還是無什么用,不得不說,泉蓋蘇文確實很沉得住氣,心理素質也很是強大,任憑你吵你罵,我自是巍然不動。
李靖也漸漸看明白了,高句麗人這是想拖延,他們在拖什么?或者說,是在等待什么,這讓人猜不到,但是,拖時間,對于唐軍來說,不算是壞事。
六十萬人,很多,一天人吃馬嚼,耗費的糧食如山,高句麗人的糧食不多,這般耗下去,他們撐不了多少時日,而反觀唐軍,雖然他們的輜重壓力也很大,但跟高句麗比起來,還是好多了,起碼在蓋州,還有著兩三月的存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