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劉三和圓臉這樣的組合還有很多,一日之間,天子腳下不再是首善之地,到處都是逼良為奴的事情,這惹起了極大的議論,也引起了極大的憤慨,長安和萬年兩縣首當其沖,上至縣令下至小吏,都被罵成了助紂為虐的奸賊。
兩縣衙的人,懵懵然,不解老老實實的在衙門里坐著,怎么突然之間就成了眾矢之的,等了解清楚情況后,更是懵逼和委屈。
從民籍改為奴籍,自有一套嚴苛的規矩和流程,哪是說辦就能辦的,這明顯是在潑臟水,也明顯是有宵小在挑撥民心。
長安縣令和萬年縣令,親自做出了解釋,但他們的話卻沒人信,反而惹得百姓更為不滿,認為是在把他們當傻子一樣的糊弄,這使得抨擊更為強烈,兩個縣令又氣又惱,當即把手下人盡皆派出,四下搜尋著那些自稱衙門中有人,可隨意把良善之人變為奴隸的宵小。
這個傍晚,長安極其不平靜,衙門中人四處出擊,東西各坊都被翻了一遍,卻未尋到什么端倪,恰在此時,有好心群眾送來線索,說那些人都藏在平康坊的明月樓中。
明月樓,傳聞是魏王的產業,萬年縣令有些顧慮,但長安縣令卻不怕,他親自帶人上門,將明月樓里里外外都搜了一遍,連茅廁都是沒放過,但仍沒抓住個什么。
動靜鬧得很大,卻一無所獲,在百姓看來,這就是賊喊捉賊,裝模作樣,兩衙之人有苦難言,跟吃了蒼蠅般惡心。
御史有著風聞奏事之責,眼下鬧得群情激憤,這自是該要讓皇帝知曉。
李世民翻看著折本,從字里行間,皇帝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算是被李承乾掌握了精髓,論操縱輿論民心的手段,算是無人出其左右了。
鬧得民怨沸騰,鬧得議論紛紛,或許是遲遲見自已沒有反應,所以想逼一把吧。
皇帝長吁一聲,有些腰疼,有些頭疼,但并不生氣,因為,這是件好事。
~~~
霧氣未消,天還暗著,今日是常朝,五品以上的職官才能參加,故而偏殿里的人不多。
或許是人少的緣故,也或許是都有心事,氣氛有些沉悶,連帶著空氣都不怎么清新。
孫無忌伸著手,搭在火盆上。
褚遂良掃眼假寐的房玄齡,再看看左右,低聲道:“相爺,您看今日的朝會,陛下可會再提廢籍的事。”
此話一出,道道目光匯聚而來。
長孫無忌目不斜視,看著盆中木炭,也不回答。
還有人想要逼問,但李治這時進來。
眾人起身作揖。
太子殿下露著和善的笑容,回了個禮。
而后,徑直向著房玄齡走去,到一旁坐下,笑著道:“房相,今日可真冷得很。”
房玄齡心中詫異,隨口回了句。
李治又道:“孤聽欽天監的人說,今冬比往年,要冷上許多,房相可要注意身子。”
“多謝殿下關懷,臣自會保重。”說完,頓了頓,又補充道:“殿下也要注意。”
“孤倒是不怕冷,只是....”李小九露出憂愁狀,“百姓怕是不好過啊。”
房玄齡摸不透是不是話中有話,也摸不透當著這么多人,坐到自已旁邊是個什么意圖,小心謹慎的應答著,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亂扯著,不少人偷偷看來,長孫無忌也掃了一眼,然后若無其事的,接著烤起了火。
不一會,有黃門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