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們怎么這么大的膽子,竟敢連陛下的話都不聽,難道不怕皇帝處置他們嗎!”
食客們七嘴八舌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皇帝一言九鼎,乃上天之子,神圣不可褻瀆,凡有一點不敬,都會招來殺身之禍,廟堂上的官老爺們,怎么就敢與皇帝作對呢。
等到氣氛到位了,好奇心被勾的差不多了,長臉男再問道:“怎么他們就不怕呢。”
老頭故作神秘的搖搖頭,“不可說不可說。”
“你這人,有啥不可說的,賣什么關子,快說。”
“就是,說呀說呀,吶,給你兩文錢。”
食客們的情緒都被調動,嚷嚷了起來。
老頭左右看看,壓低嗓音道:“那是因為,太子也反對廢除奴籍,他們有太子撐腰,自然是不怕陛下了,而皇帝顧忌太子,當也不好處置他們。”
眾人啞然,一瞬間禁聲。
太子也是神圣不可褻瀆的主,大庭廣眾之下,誰也不敢多說什么,但嘴上不說,不代表心里沒有意見。
老頭又講起了其他,而食客們明顯沒有剛開始那么認真了。
與此同時,明月樓中,也有說書人大差不離的講著故事。
想弄垮一個人,必要先毀其名聲。
百姓的嘴是很碎的,同時,對于朝中的事,尤其是牽扯到皇家,殊為感興趣。
不過一兩日,街頭巷尾雜聲起伏,還有些好事者,趁機散播了不少真真假假的黑料,一時間,楊弘禮等人,可謂是人厭人罵人棄,大有要成為奸佞的意思,李治順帶著也擔了不少罵名。
人活臉,樹活皮,在當下,名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做官的人來說,吏部的察舉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百姓中的口碑。
楊弘禮等人雖躲在家中,但罵聲還是聽得到的,他們不怕被人罵,但被所有人罵,這就有些嚴重了。
一眾人,不約而同的來尋長孫無忌,可仍是吃了閉門羹,他們轉頭又去尋褚遂良。
“侍中,這該是如何,那些賤民……”
“楊大人。”褚遂良皺眉,“你我衣食用度,皆民脂民膏,怎可這般說話!”
楊弘禮心中懊惱,卻也不敢反駁,低下頭。
崔敦禮又道:“侍中,現在百姓都言我等是奸人,這般下去名聲盡喪可怎是好,我看,明日朝會,是不是不可告假了。”
“不可!”李義府陰冷道:“明顯是有人操縱,就想逼我等服軟,去上朝,可就入了下乘了。”
“那能怎么辦,難道就這般被罵下去嗎,今日出門,行人皆投白目,待名聲盡喪,我等還有何面目入朝為官,還何以立世。”崔敦禮喝道。
對于世族來說,名聲更是重要,猶如當初,崔仁師為了家族名聲,毫不猶豫的就舍棄了崔志玉。
“非議朝臣,本就是罪,不妨讓京畿府出面,抓幾個人處置了,以儆效尤,看誰還敢胡言!”
“哼,一兩日罵聲驟起,這中緣由還用明言嗎,找京畿府有什么用!”
李義府和崔敦禮,你一言我一語的,漸漸掐了起來。
“好了,吵有什么用!”褚遂良制止住二人,“明日就先上朝吧,之后的事,再慢慢說。”
“侍中,這一低頭,恐怕……”李義府心有不甘,但褚遂良提起了長孫無忌,他也只好不情愿的閉上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