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繼續道:“先挑些可有可無之人,殺雞儆猴,再…”
突然停了下來,李世民不耐道:“再什么?”
“再引江南士族入朝,制衡山東和關隴諸臣。”
說完,李承乾就低頭喝起了水,他不用看,也能感覺到,李世民的臉色變了。
對于南方士族,皇帝是不喜的,其一,隋末,南方士人趁亂擁戴蕭氏,重復南梁舊國,當唐軍平定中原,南下之時,南方士族抵抗尤為強烈,甚至言李氏非漢家正統,這說明在他們心中,對于北方政權還是有著鄙夷和仇視,引南人入朝,恐會有所危害。
其二,隋煬帝時期,為了制衡關隴和山東這兩大集團,也曾大力扶持南方士人,唯以他們重任,當時,楊廣的身邊有五貴,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黃門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蘊和內史侍郎虞世基。
裴蘊與虞世基就代表南方士族,南人入朝后,和北方士族展開了激烈的權利斗爭,使的政局動蕩不安,為了進一步抗衡北方士族,他們還蠱惑楊廣遷至江都,而后極盡諂媚,美人大把大把的送,樂子一個接一個的尋,讓楊廣就泡在溫柔鄉里,最終,惹的天下大亂,他們又反手賣了楊廣,擁戴蕭氏復梁,言其一聲卑劣小人,也不無不可。
因這兩點,李世民對南方士人偏見很大,這些年來,哪怕對山東世族很厭惡,也從沒動過引南人入朝的心思,畢竟,表叔的前車之鑒在那擺著呢。
等了許久,李承乾按耐不住,抬頭瞥了一眼,然后道:“父皇,青雀與江南行會有所交往,江南行會就是江南士族的一面旗幟,有青雀壓著,他們也不敢太過放肆。”
“其次,給與一些平職即可,無需要多重用,讓那些人有緊迫感就好,再者,今天下一統,朝中盡皆北人,南方士人看不到希望,長久下去,必會離心離德,這與社稷也非益事。”
李世民點點頭,未多表態,轉而又問道:“這是威,那恩是什么?”
“他們寧肯冒著觸怒父皇的兇險,也要抵觸到底,所為的無非是自家利益,既如此,不妨就準許他們保留一部分特權,比如,以四品為基礎,可保留一定量的奴仆,仍可準許擁有部曲,但,定要接受朝廷監管。”
聽罷,李世民不爽道:“要是這般,豈不是對他們沒有多大損失。”
李承乾委婉道:“父皇,廢籍定的是天下豪紳,這些人才是關系社稷的根本,他們若多行不法,終會影響社稷,而朝中諸公…既然要驅使他們,當該要讓他們享有一部分特權,若是與常人無異,何以體現尊貴,民雖重,但官也不可輕。”
“至于世族之害,青雀已與孩兒商議過,待廢籍一事安定,民心進一步歸附,地方豪族無霍亂之能后,他會再上一疏,將世族徹底平定,讓其再無能力,敢與父皇論長短。”
“哦?”李世民眼睛一亮,迫不及待道:“你有…不,青雀有何計?”
李承乾笑笑,暫且賣了個關子,“青雀也未與孩兒多言,但看他自信滿滿,當不會是信口雌黃。”
李世民又不高興了,臭著臉道,“那你這就去問問他,問仔細了,問明白了,晚上來稟告朕。”
李承乾無奈,起身告罪,“父皇,青雀既不愿多言,定是有他的考量,孩兒聽人說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碗里的還沒吃完就盯著鍋里的,恐會噎到。”
李世民惱羞成怒,罵了兩句,將李承乾趕了出來。
“阿嚏~”
李泰揉揉鼻子,看了眼天色,皺眉道:“那蘇定方怎么還不見來,他難道不知道,是本王推薦的他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