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在即,朱雀路兩側站滿小販,人潮洶涌日夜喧囂,長安很熱鬧,廢籍的推行,更使熱上加熱。
得復自由者,對皇帝,對李泰,當是感恩戴德,利益受損者,如崔仁師等豪紳,當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向天借下兩道雷,劈死昏聵無道的李家父子,總體,贊美還是大于叱責的。
李泰的聲名,芝麻開花節節高,坊間爭相歌頌,他已成本朝最賢之人,出行街上,百姓莫不俯身長揖,有甚者還會行跪拜,哭的泣不成聲,感其恩德。
受擁戴的滋味,極其好,只要嘗上一口,便會欲罷不能,朝中休沐,李四郎也不在王府待著,乘著輛四面掛簾的輦車,如游神,大街小巷的溜達,享受敬畏和膜拜。
招搖過市,李治覺刺眼的很,他不禁再起歹心,反正現在恨李泰者不少,出了事也好甩脫…
可李泰也小心的很,吃一塹長一智,當下出行,莫不是前呼后擁,得手的可能不是很大,再者,還有李承乾,真正的威脅,是他…
要動手,最好一起動手,將這二人腦袋同時割下,就可高枕無憂萬事不愁,可這二人,一個在城內,一個在城外,李治思忖良久,想了個一箭雙雕的好主意。
~~~
除夕夜,皇宮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家宴仍是在太極殿中舉行,大體上都和往年照舊,李承乾還是被兄弟姐妹后宮嬪妃們視若無睹,唯一有二變故的,一是李道宗的身體好了,這位王叔氣色頎然,肌膚紅潤,精神抖擻,或許是心情的緣故吧,開春皇帝就要征伐高句麗,等打下半島之地,他便也能過過稱孤道寡的隱了。
第二有所變故的,則是李泰了,不同往年家宴,今歲他很受歡迎,自打一露面,就有大群人簇擁上來,連鬧的最僵的巴陵,也是四哥長四哥短的。
李泰喜歡眾星拱月的感覺,未多計較什么,殿中說說笑笑熱鬧非凡,李承乾置身事外,偶與李道宗搭兩句話,李治就無他這么坦然了。
太子殿下臉上雖無虞色,可眼中的清冷,藏也藏不住,王十七抱著李樂,坐在妃嬪一列靠前位置。
不多時,李世民在韋貴妃的攙扶下進來,皇帝喜色滿滿,一是受節日氣氛渲染,二則是因廢籍的順利,本還擔心會有幾個膽大包天之徒,可事實證明,是他想到了,那些人比所預料的還要薄弱。
御座上坐定,李世民讓王十七抱著李樂上來,逗弄會小人,皇帝轉看向韋貴妃,突兀道:“她將樂奴照料的很好,朕看,就將樂奴正式過繼給她,你覺如何?”
韋貴妃笑著道:“臣妾自無二話。”
李世民再側首,“從今日開始,樂奴就為你子,定要好生照料,”
王十七叩首應諾。
皇帝看向下方,目光環顧間,當眾冊封王十七為賢妃。
短短半載,從一無名無姓之人,一躍成為四妃,活生生的詮釋了何為氣運,妃嬪們難掩羨慕嫉妒。
王十七抬頭,向下瞥去,恰好,李承乾也正看著她,二人視線相對,后者露出個溫和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