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照金海,飛蝶映其間,昭陵下的花,開了。
安三娘將油菜花收割,送來昭陵,金色的骨朵粒粒飽滿。
李承乾檢查一番,大為滿意,遂令趙玉等人將花籽摘下,然后去書院將惠娘請來,讓她把花籽炒干,要求香而不焦,這是個技術活,對火候的掌握要求很高,也就只有成日繞著灶臺轉悠的惠娘能干的來。
隨著香味彌漫,變黑的花籽倒進磨盤之中,先碾成粉,然后上蒸籠蒸熟,再取來幾個木盆墊上干草,將熟花粉倒進后用腳踩實,壓成餅狀,尋個涼爽屋子陰干兩日,就是油餅,到這一步,就算大功告成了,最后用榨槽一壓,流出的就是菜籽油。
一百畝精心選育的油菜花榨出的油不算多,半腿高的桶也就堪堪灌了六桶,還是受限于時代,原料工藝都不能跟后來比,李承乾是失望的,遠低于他的預期...
菜油沉淀兩日,進一步分離雜質,借用蒸餾工藝,加熱脫水脫膠,當顏色變的淡薄,再用木炭吸附色素……
經過一番操作,菜籽油已非菜籽油,再經過淀粉發酵等等,六桶油變成了小半桶油,名曰甘油。
隨之,通過蒸餾提煉出乙醇,然后趙玉和護衛們被差派出去,從山下的河中挖了些清泥回來。
萬事俱備,李承乾先沐浴焚香,去祭殿祭拜過長孫,再去神殿,他虔誠的跪在蒲團上,祈禱著諸天神佛的保佑。
而后,回到辰安殿,將自已關在屋中,令趙玉等人守在門外,勒令他們不準發出一點動靜,不準任何人打攪自已,就是送飯也不準敲門…
很嚴肅,似是如臨大敵,趙玉等人一頭霧水,可也不敢怠慢,里三圈外三圈的將正屋圍起,就是只鳥也不準靠近。
甘油中加入硫酸硝酸,乙醇做穩定劑,清泥制成的硅藻土做鈍化劑……
一日兩日,當正屋的門打開,已經是第三天,李承乾頭發凌亂,皮膚暗沉,眼眶四周還有黑紋,看著是很疲倦,可精神頭還不錯。
“把屋里的東西拿上,跟我走。”
趙玉應聲諾,進到屋中,先是股異味,然后就見書桌上放著木桶,有半桶淡黃色的粉末,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味道正是從這里散發出來的,倒也不是臭,只是...很奇特,是從來沒聞過的味道。
提溜著桶,跟在李承乾身后,出昭陵穿過后山,在密林中走了半日,一處山谷映入眼簾,霹靂乓啷的,捶打之聲不絕于耳。
“殿下,這……這里是?”趙玉驚詫,忍不住問出聲。
李承乾沒有回答,杜愛同快步迎來,領著幾人進入一座洞中。
他一邊倒水,一邊稟道:“殿下,楊三刀已經往靈州去了,武器打造大半,再有三四月,差不多就可足用。”
李承乾頷首,“取來我看看。”
刀,是標準的橫刀樣式,刀身狹長,有柄有刀格,這是當下唐軍的主要武器,鋒利,輕薄,韌性夠,工藝簡單造價低廉。
弓就是普通的長弓,與軍中所用強弓不同,長弓射程短,殺傷力也有限,這也是沒辦法,強弓所用的弦起碼要準備三四年,李承乾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不過不要緊……
目光望向另一物,形狀為長柄,柄身木頭,外面覆了一層薄鐵皮,防雨水受潮,上端有鐵蓋,可以擰動,蓋子中間,有針眼小孔,握在手中,有點份量,但不算重。
李承乾掂量掂量,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