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搖搖頭,覺得李承乾還是有些不穩重,“高明,這是會惹起軒然大波的。”
李承乾一副毫不在意之色,“眼下民心安定,他們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濤呢,父皇治國二十余年,難道還怕人反嗎?”
聞言,皇帝情不自禁的挺直腰桿,眼中閃過睥睨一切的豪情。
他怕人反嗎?當然是不怕的,李世民自覺,還是受天下人擁戴的。
“你的意思,是只收佃租,可這...難以維系。”
“父皇,種地的百姓能有幾個錢呢,就算是將賦稅全都壓到他們的頭上,也難以榨出多少。”
“想要錢,自該是跟有錢的人去收。”
李世民若有所思,“商人?”
李承乾含笑點頭,“漢有算緡令,而我朝不與商人征稅,豈不是太便宜這些鉆營投巧之徒。”
“運河上,商船絡繹不絕,也可設一司,收運泊稅。”
“每日進出長安的番商不計其數,他們從波斯、大食、夜秦等地,帶來貨物高價售出,在收購我朝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物,運回去售賣,這些人一來一回賺的盆滿缽滿。”
“也可跟他們收稅,只要攜帶貨物進入我大唐,就必要繳納貨物價值的三成或四成利。”
“商人莫不奸詐,與番商收取錢財,他們肯定會將損失從貨物上找補回來,這豈不又損害到了百姓。”
李承乾笑著道:“父皇,普通百姓有幾個能買得起番商千里迢迢帶來的東西的。”
李世民再次啞然,他算是明白了,李承乾對公卿豪紳,有著滿滿的敵意,要不怎么可著勁的算計他們呢...也許,是仇富?
“還可開放驛站,使百姓和行商能夠落腳,這一年也能收取些利潤,就算不多,想必維系驛站開銷是沒問題的...”
李承乾喋喋不休,講著各種斂財手段,聽得李世民一愣一愣的,皇帝似都有了幻覺,一座金山正向著他飄來。
“就算按你所言,稅收可以保證,那軍隊呢,軍制可和租傭調脫離不開。”
府兵制依附于租傭調,每個男丁一出生,朝廷就給分發口分田,這就當做是軍費了,自然,就有義務保衛江山,保衛皇帝。
遇到戰事,受召府軍需要自備武器,自帶干糧,至集結地,朝廷只給分發甲胄。
出征打仗,是沒有軍餉拿的,也就開拔的時候會發點賞錢,除此之外要還想拿錢,就只有撫恤錢了。
歷史上至唐中期,府軍制名存實亡的原因,就是朝廷沒有田分了,得不到好處,還是白白賣命打仗,老百姓又不傻,自然是能逃就逃,能躲就躲。
“父皇,不妨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孩兒所說的取代不是廢除府兵,而是以募兵制為主,府兵制為輔。”
“天下十道,每道各置一常備軍,每軍萬人足矣,遇小亂由常備軍處置,若生大亂,以常備軍為骨干,府兵為補充。”
李世民認真琢磨著,聽起來好像還不錯,既減輕了百姓壓力,也保證了朝廷軍力充沛,耗費也不會過多。
說了半天,也渴了,李承乾飲口水,靜等著李世民出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