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坐在一張小板凳上扎紅燈籠的朱大笑了笑道:“向來如此,先生才來,看到這樣的場景才會覺得驚訝。”
“其實像我們這般土生土長的老溝寨人,早就已經習慣了。”
“很多時候,寨子里的孩子們不光盼著過年,還盼著寨子里有人能成親,這樣既能吃上平日里吃不上的好東西,又能玩個盡興,熱鬧個痛快。”
顧寧安頷首道:“這樣的場景,確實是少見......這傳統是何時延續下來的?”
“何時延續下來的,我也不是很清楚,甚至寨子里的老輩子都不知道。”
說到這,朱大扎完了一個燈籠放到一旁,又拿起下一個:“不過啊,這之所以有這個傳統,就是因為我老溝寨的人,幾乎沒有完完整整落到這個世上來的。”
“這一家成親,全寨幫忙鬧喜,也是為了將這份喜氣傳給每一戶人家。”
“另外,最早的時候,老溝寨比現在還要窮勒,加上都是殘缺之人,日子那叫是一個苦。”
“整個寨子,試問有誰能在大喜的日子,辦的出一個看得過去的宴席?”
“所以啊,大家就商議著,無論是誰家成婚,那都得去幫忙。”
“一家出一個人出力,每一家人再出一道菜,這宴席湊吧湊吧,也就湊起來了。”
“當然,實在是出不了人出不了菜的,也不勉強,就出個人來湊湊熱鬧就成。”
“到后來啊,這誰家有喜,壓根就不用主動去說,稍微傳出個信兒去,那寨子里的人就主動上來幫著做事兒了。”
“真好啊......”顧寧安光是聽著,就覺著心頭暖洋洋的,回味這股暖意之間,他從袖間取出一本冊子,一支炭筆,便是書寫了起來。
而朱大則是再看到顧寧安又拿出那本隨身攜帶的冊子書寫起來后,默默地靜了下來。
【寨中成婚,舉寨而動,歡天喜地,熱鬧好似過年......】
【寨中婦人做湯圓,包餃子......】
【寨里漢子搭喜臺,扯紅布,扎紅燈......】
【孩童嬉戲添喜氣,眾忙只為二人親......】
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段后,顧寧安合上道途,將炭筆收入袖中后便是不禁回味通讀了起來。
一旁,好奇心早已按捺不住的朱大發問道:“顧先生,你那是些什么呢,怎么時不時的就會見你拿出來寫上幾筆?”
顧寧安笑道:“游記。”
朱大問道:“什么是游記?”
顧寧安道:“便是到處走走看看,將所見所聞,所遇所感,想寫想記的事兒,燴成一鍋,寫到一起。”
朱大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憨笑道:“以先生的見識,那冊子里一定已經記錄了不少的奇人異事吧?”
“我這才剛開始寫。”顧寧安指了指地:“這老溝寨,便是第一篇,而你們,便是這游記中的第一批人......”
“嚯!”朱大應道:“沒成想我有一天,也能被顧先生寫到書里去!”
“到時候這成了書,先生可一定讓我瞧瞧。”
“咱這一輩子沒出過梧州,看了先生的游記,想來也算是跟著先生一道,周游天下了!”
顧寧安笑道:“成,待我寫完了,一定給你們看看。”
朱大“哎”了一聲,用力點了點頭:“那可一言為定了!”
顧寧安道:“一言為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