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顧寧安,入此過往鏡世已八年有余,初入此地本抱著化凡之心,度一凡世,撰寫紅塵道途......】
【然,入世之后,卻知人力常常不可為,尤是生于亂世之中,人力渺小如沙,稍有不慎,便易如瓷瓶落地,頃刻碎之......】
【故,某總動用術法,去助,去救,去做某想做的事情......】
【期間,某常常在想,凡與非凡二者之間的區別究竟在何處。】
【凡——生老病死、柴米油鹽八字大抵可囊括。】
【非凡——爭道二字可解,可道德經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既道不可名,既道包羅萬象,既道為萬事萬物......那凡與非凡既可囊括于道......】
【故此,慢下來,靜靜想后,顧某方瞧得更清楚了......亦是更明悟紅塵氣之所意......道即紅塵,紅塵即道!】
【上一世,顧某亦曾撰寫道途,縱觀上世道途,行路無數,遇生靈無數,感紅塵無數后成此書。】
【原本顧某認為,這一世的道途,起碼也要寫上上百年,方可容納紅塵于其中,留下紅塵萬法,替世人留下一柄反抗之刃。】
【因此,顧某在到了這方天地后,便將過一凡世的理念貫穿始終。】
【只可惜,百年時日太長,就算顧某只能活到六十花甲,也仍舊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快則彈指一瞬,慢則遙遙無期!】
【寫到這,也許有些亂,其實顧某也不知這最后一篇道途到底想說什么,想留下什么,也許就是一個撰寫人胡謅,牢騷......】
【重說回這鏡中往世吧,顧某也大抵是猜到了眾司天為何要造出這一世。】
【首先,也只有紅塵氣是曾經的眾司天未曾掌握的“道”,此“道”可斬道戮仙......】
【為求此道,眾司天在某一時復刻了往世,又加以改造,用以轉世重修領悟紅塵......】
【正因為如此,眾司天才要在復刻往世的時候,剝離當世之人一部分三魂,靈乃天地之序,若沒有活生生的人,那眾司天便也不可能領悟紅塵......】
【當然,這一部份也許只是其一,其二則是這往世之人,或許有大部份人都參與過反抗之爭,而位于現世之中湖底墓林所承載“往憶之力”亦可印證這一點......】
【這些人死過一次,但被留下的一部份靈,又代表他們沒有死......這些在眾司天的掌控下,可以是籌碼,可以是威脅......】
【倘若有朝一日,最終之戰時,眾司天用鏡世之人威脅某,某怕終究是狠不下心送葬這些人......】
【曾經為了天下而戰死的人,如今叫他們再犧牲一次?顧某確實辦不到......沒有他們,又何來現世成千上萬年的安寧?】
【顧某常言:“世上本無救世之人,唯有自救之人......”】
【顧某從不認為自己為救世而來,所做所為這般事情,也只為了本心如此選擇......】
【故此,即使知曉世上難有兩全之法,顧某也想著去試試......】
【眾司天以私欲愚世人,將天地生靈,變革為一場紅塵游戲,他們在這場游戲中,不斷地摸索探尋,只為了得到紅塵氣,得到所謂的長生......】
【今見永州之生靈涂炭,顧某深知,若是不管,那日后余下八州皆難逃禍患......】
【因此,顧某今日書下這紅塵道途最后一篇,以此篇成書!】
【八年有余和過上百年,其實并無什么太大分別,紅塵無處不在,道途只可為引,即使沒有道途之書,想來早晚也會有人領悟到紅塵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