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里靜悄悄的,沿著濕滑的小路前行,一路上平安無事,這里什么都沒有,只有一旁地下河里不時游過美味的鯰魚和鰻魚。
查爾斯上輩子的時候曾經在廣西西北部喀斯特地貌地區那邊做過兩年的工程,那里大雨后可以在河里撈到從溶洞地下河里沖出來的魚。他最喜歡的就是鯰魚豆腐燜鍋,新鮮的鯰魚宰殺后和油豆腐一起在砂鍋里燜,那味道是極好的。
一路上不時有河水漫過岸邊,但可以涉水而行,走了有十來公里,通道到了盡頭。
這里是一處大水潭,不斷涌出的地下水是那段地下河的源頭。
燈光照過去,可以看到一條白中透著粉紅的盲魚在水潭里游動,水底還有幾只白色的盲蝦。
這下子查爾斯犯難了,他對喀斯特地貌有深入的了解,知道這地下河水系四通八達,要是他貿然下去,搞不好就會被困死在里面。
不過他想了一下就不怕了,大不了用傳送術跑回來。
于是他脫掉了衣服,從儲物戒指里面拿了一瓶“勥清水之風”藥劑一口悶了,這樣可以讓他在水里呼吸幾個小時。
他對這種藥劑很是好奇,不知道它是怎么讓水在進入人體后分解成氧氣和氫氣的。
戴安娜有時會研究這個,這種簡單的分解水獲取氫氣的方法以后是很管用的。
雖然外邊的天氣開始冷了,但地下水常保持在二十攝氏度左右,不怕被低溫帶走過多身體熱量。
查爾斯在水里潛行了一段距離,就發現前方有主河道右邊出現了一個岔路口。
他舉起燈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發現主河道頂部隱隱約約有個指向前方箭頭標志,被水流沖刷得快看不清了。
走了標志自然跟著游,他繼續向前游去。
在彎曲的河道里游了快一個小時,類似的岔道見了四五個,但都有標志說要繼續往前走。
接下來的幾公里河道里沒再有岔道,而且正緩緩上升,他最終來到了一個有亮光的水潭里。
查爾斯爬出了水潭后打量著四周,發現自己在一處天坑底下。
他對天坑并不陌生,上輩子的時候曾去過大石圍天坑旅游。
這一處天坑長約五百米,寬約三百米,四周的懸崖峭壁有三四百米高,遠處有一條瀑布飛流直下,水流匯入身后的那一處水潭。
天坑底部生長著繁茂的植物,兩三人抱不過來的不知名的大樹隨處可見,鳥鳴聲不絕于耳,還可以看到不少蟲子在飛舞。
查爾斯換了一身干爽的衣服,拿出大刀,在四周仔細搜索起來。
四周長滿了藤蔓與雜草,不少巖石上滿是青苔,地上還有蛇爬過的痕跡。
沒多久,他終于在水潭邊發現了半塊人工雕琢出來的石板埋在泥土里。
他用精神力探查了一下周圍的底下,發現一條石板路被埋在里泥土里面。
于是幾個橄欖球僵尸開路,撞開那些藤蔓,嚇走草里的毒蛇,就這么沿著石板路向前走去。
一路上,查爾斯發現了一些石頭壘起的矮墻,四四方方的,很像是劃出的田地,只是野生的植物已經將它們覆蓋。
從這些田地的尺寸和數量規模來看不像是種菜種糧食的,很像是種植藥材的藥田。
最終,他在天坑中央發現了十幾間爬滿了藤蔓的石屋,其中一間屋子還被一棵巨大榕樹的根須給包了起來。
這十幾間石屋呈圓形排列,中央是一座較大的石屋,應該是重要的建筑物。
查爾斯沒急著過去,而是先探查了周圍的屋子,只是里面除了擁有大量陶罐陶瓶的碎片外就沒什么特別的地方了,有幾個屋子里還有石磨、石臼、石杵一類的工具。
綜合外邊的農田,這里可能是一個種藥制藥的地方。
最后他來到了那處大石屋里,這里儼然是一處實驗室的模樣,兩條長長的石桌上積滿了塵土,灰塵積成的泥土里露著一些玻璃器皿的殘片。
在石屋的另一頭立著一個石頭柜子,其中一個格子里面放著四個密封的玻璃瓶,瓶子里裝著翠綠色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