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后的一天,無數英國人和中國人坐在電視機前,觀看BBC和CCTV聯合現場直播中英兩國聯合考古小組的開箱節目。
至于為什么會讓中國參與,是因為在“牧羊人寶藏”中發現了一個大木箱,X光照片顯示這個木箱是雙層的,中間是防水的瀝青,里面是書冊一類的物品。
最重要的,是木箱蓋子上刻著“日錄”二字,還是楷書的。
這是查爾斯離開前搞的大新聞,只是他沒想到后來這個新聞大到英國時任首相吉姆·哈克親自關注此事,并促成了兩國聯合考古,加深國與國之間友誼之類的。
目前,單單是箱子上的這兩個字就解決了很多問題,例如東方隱士來自于何方。
韓國人還帶著一絲期望,因為那時半島上的官方文字是漢字啊思密達。
這也為諸如在與《齊民要術》著成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書中記載的同類型造紙術越過中亞、東歐、西歐等地區直接出現在英格蘭西北部平原地區這一困擾了歷史學家多年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答案。
隨著日記的出土,歷史學家們更是翹首以待更多的問題可以找出答案。
其中一個著名的問題是被很多中國人戲稱為“石屋對”的一段歷史,在以往的記載中只提到亞瑟王的父親尤瑟王稍稍來到石屋,與東方隱士暢談許久后開始逐步推行采邑制,而談話內容沒有任何記載。
而東方地區,還有一個群體也在關注著這次開箱活動。
自從千年前靈氣枯竭后法術式微,大量典籍失傳,他們期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隨著穿著潛水服一般全封閉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密封的室內把木箱打開,一本本泛黃的書冊展現在電視機上。
一位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書冊取出,發現紙張還頗為柔軟,在征求得專家意見后緩緩翻開。
一幅歐洲年輕女性的線描畫像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看得美術史學家吐血,達·芬奇差點一腳踢開棺材蓋。
世人們看到《方氏西行日錄》出版已經是兩年后了,日記中記載了大量亞瑟王從六歲到成年的這段時間里所發生的事情,包括被忽悠去挖溝。
日記中還隨帶提了一嘴方家逃出中原時曾不得已把絕大多數書籍藏在《封燕然山銘》碑附近,搞得考古學家們又是一頓雞飛狗跳。
直到21世紀過了快二十年才找到山洞中藏起來的大量南北朝時期與更早期的書籍,其中不乏大量已經失傳的珍品。
只是方家的西遷路線因為“痛失至親不忍回想”而沒有提及。
而讓很多人心中念叨許久的“石屋對”也詳細地記錄在日記里面,但是很多人看到之后都是一臉“你逗我?”的表情。
很多人以為,當年方某人在尤瑟王面前羽扇綸巾,談笑間指點西歐列弱,為日后亞瑟王一統英倫威震歐羅巴指明方向。
結果日記中的談話過程讓很多小說作者想撕稿,特么沒你這么不給人活路的。
猹某人還不知道他的日記后來養活了世界上一大群“方學”專家,又逼死了很多作家。
當時他和尤瑟王的談話是從“羊騎士”的騎槍沖鋒開始的。
雖然查爾斯有兩匹拉犁的馬,但是它們剛干完活正在休息,所以猹某人沒去折騰他們,而是把新打造的馬鞍和馬鐙一起安在了羊群里最健壯的領頭羊身上,然后穿上鏈甲,戴上頭盔,左手鍋蓋,右手曬衣服的木桿朝著尤瑟王發起了“騎槍沖鋒”。
戰斗經驗豐富的尤瑟王第一時間就明白了這種沖鋒對只有短柄武器和圓盾的敵人是多么的恐怖,特別是查爾斯還說馬匹也可以穿上鎧甲,哪怕是木頭鎧甲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