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榆看著門內這個氣急敗壞的人,真是沒有本分出家人的持重。
“呂家”百多年來,與“竹靈寺”其實是共生關系,現世已經沒人能說得清楚,是先有呂家?還是先有竹靈寺?
連當時的新國“臨粵”都已經傳了六代,這個前朝御醫世家,可是比之還要古老的家族。
呂家每一代家主從不遁入空門,只帶發修行,族人亦以靈竹寺僧侶的名義行醫,其實天下間眾多醫者,皆是他們徒子徒孫。
為了呂家的傳承,雖然從小住在寺廟,但嫡系家主均會在三十歲前卸任成親,以繼承香火,然后繼續以“代主持”的名義行醫及管理寺廟,百年來代代如是。
唯獨她師傅,三十歲那年接過家主之位后,毅然轉身、力排眾議,自請削發為僧,繼承“竹鳴”之位。
“竹鳴”其實不是法號,而是靈竹寺代代相傳的方丈稱謂,所有繼位的方丈都會稱為“竹鳴大師”,因此,很多百姓到現在都深信不疑,“竹鳴大師”是幾百歲的老神仙!
“方丈”和“住持”在寺院中都具有極高的地位,方丈通常是由最高權力者任命的寺院領導者,負責寺院的傳承;住持則只需要寺廟承認即可,實際上卻是寺院真正的管理者。
而呂家歷來卸任后的家主,所謂“代主持”稱呼,其實就等同于主持,不過因為他們沒有剃度,便以“代”字區分。
“呂家”與“竹靈寺”這種畸形的共生關系,傳到現世知道真相的人已經不多,才會導致百姓心里認定“竹靈寺”和尚都是有法力的大夫,他們醫術比普通大夫更厲害,甚至衍生出“道醫”一說。
對此,呂家人是既無奈也心酸,他們是前朝顯赫的御醫世家,礙于與“臨粵”新國的協議,族人不敢出世,在外行走也只敢擔著僧侶的名頭,但為了家族香火卻又不得不成親生子,但許多百姓不理解其中的區別,這讓擔著兩種身份的后人倍感難堪,卻也無能為力。
沈榆看著眼前這個氣鼓鼓的老和尚,每次見面自己都跟他斗嘴插科打諢,何嘗不是同情他身上擔子重,才故意讓他能多享受片刻輕松?真是不識好人心,哼!
“臭丫頭!你瞪什么瞪?”站在門內的老和尚先聲奪人。
結果,沈榆懷里的陽兒被嚇到了,馬上轉身,將頭埋在沈榆頸脖處,“姑姑,我怕!”
沈榆瞪了對面的師傅一眼,“看看你,一把年齡還嚇哭小孩!”然后低聲哄起懷里的小娃娃,“陽兒不怕啊!這個和尚不是壞人,他是我們家的大夫,姑姑帶你來給他病。”
“什么?誰是你們家大夫!”師傅跳腳了!
“姑姑,陽兒不吃藥!”經過一晚上加一早上的相處,還有來自爹爹親口承認是姑姑的加持,聶陽對沈榆信任度已經拉滿,甚至開始在她面前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