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可不能委屈自己,想明白了以后,拿上銀子,就帶著沈凝霜準備去鎮上。
今天天氣還好,沒有春雨,天公作美。他們先去把推車還給了村長。
他們也趕上了村里的牛車,趕牛車的人叫趙七,年紀已經五六十了,一般人叫他七公。趕著牛車也算掙一些小錢,等到了春耕忙起來的時候,也把這頭牛租給別人耕田。
別人如果有急事要去鎮上縣里也可以借他的,總之只要有錢就好。
村里有牛的人不多,村長家就是其中一戶,然后還有幾戶人家,不過他們沒有做這個生意。
趙臨給了趙七公兩文錢,昨天村長給趙臨的錢有碎銀子也有銅錢,這里的貨幣換算就是一兩銀子一千文。
牛車也沒有搭棚,就是大家挨著木板坐下,這一次坐下了七個人。
趙臨自從病了,就很少出門,與村里人打交道也少了,但村里人都是認識他的。
于是有人問道:“趙臨你這是去鎮上去拿藥?”
畢竟以前沈凝霜經常去鎮上給他拿藥,趙臨也沒有生氣,然后回道:“我最近身子好了,這一回是準備去鎮上買一些東西,剛剛搬家,家里有一些缺的東西。”
昨天他們推著車,晚上還是有很多人看到的。
剛好一切都解釋了,村里人就沒有再多問。
別說坐牛車這倒是趙臨別一樣的經歷,他把沈凝霜護在身旁,車里基本都是男子,趙臨這個行為很細心。
坐著牛車,剛開始還可以,坐久了也是不舒服,因為這路不平,有時候車輪軋過高地又下來的時候,最是顛簸。
其他人都是習慣了,趙臨心想估計以后這個也是他的出行方式,算了還是得習慣。
等他掙銀子了,要弄一輛馬車,里面多墊幾層坐墊。
大概一個半個時辰就到了鎮上,趙七公說道:“午時前我在這里等你們,錯過了你們就自己走回去了。”
幾個人都應好了,就各奔東西。
趙臨看著這個鎮,連一個牌匾都沒有,只知道名叫青山鎮,記憶中這個鎮上五天一次小集,十天一次大集,這一次沒有趕上集會。
若是趕集,趙七公的牛車早早就被人預定好位置,村里有些人也會賣雞蛋,還有種的一些東西,當然也有省錢的自己走。
趙臨帶著沈凝霜走進鎮里,他發現這個鎮還是很熱鬧,基本各種鋪子都有,賣布料的都有好幾個家,酒樓也有一家,還有糧行,油行,雜貨鋪。
趕集那天更熱鬧,周圍十幾個村莊里的人都在鎮上來買賣東西。
趙臨先不著急買東西,而且觀察一下這鎮上的布局,看清楚店鋪的位置,不然馬上買東西,拖著那么多東西去買東西。
肯定要先買一些輕的東西。
沈凝霜雖然不明白自己相公怎么不買東西,但是很聽話地跟著,同時她也在觀察一些賣的東西。&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