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家,我公婆分家就是這樣,田產不分,宅子不分,將來公婆老了,三家一起養,不想養的,就別想繼承。”
楊冬花說完,這就拿著幾包藥匆匆離開了。
人一走,楊家院里頭就吵起來了,楊冬花甚至聽到了掀桌子的聲音,這一刻,楊冬花真是慶幸自己嫁了個好婆家,公婆明事理,會持家,一大家子分家也沒有鬧出什么事兒。
從娘家回來后的楊冬花對自己的丈夫就更好些了,即使丈夫不出去賺錢,在地里干的活多了,她倒也不嘮叨了。
在這樣充滿希望的季節里,水鄉村竟然有戶人家要賣田,家里十畝好地要賣,被沈秋梅無意中聽到了。
陳婆子家里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想著離開安城投奔親戚去,她不敢在村里聲張,就刻意的來這邊新建屋子的好幾戶人家走一走。
畢竟能建新屋,多少都有余錢。
沈秋梅到底讀書識字的人,與陳婆子一聊天就聽出了話外音,立即將人帶到一旁,避開村里人問道:“嬸子,能不能用糧來換呢?”
大房家里是沒有現錢的,倒是剛分到手的糧食不少。
陳婆子一聽,心頭猶豫,糧食帶不走,不過現在糧價高,她大可轉手賣了。
于是就問起一畝地換幾袋糧食的事。
沈秋梅先前就看到婆母換過,五袋粗糧一畝的地,現在城里的糧價還沒有降呢,所以仍舊是五袋粗糧。
陳婆子冷笑出聲,“五袋粗糧就想換走我一畝地,沒門。”
沈秋梅皺眉,提到七袋粗糧相換,對方仍舊不理,甚至轉身就走了。
這生意做不成,還臭著一張臉,沈秋梅也有些不高興,心想著村里頭誰給你換,且讓他受受挫,等會兒又會回來找她的。
就是怎么也沒有想到,陳婆子從新屋子這邊下來時,在村道上遇上了村里的劉嬸,這兩人平素熟悉,陳婆子將自己想賣地的事給說了,劉嬸眼前一亮,立即拉住她的手,說道:“走,跟我走。”
陳婆子疑惑的問道:“上哪兒去?”
“山腳下,任家三房啊,要現錢有現錢,要糧食有糧食,你這田地怎么賣,包我身上,而且任家三房的小媳婦會持家,人特別好,平素老借我牛車用。”
陳婆子看在劉嬸的面子上,聽了她的話,跟著往山腳下去了。
宋九正在桂花樹下刺繡呢,聽到院外劉嬸敲門的聲音,她連忙將針線活放下,趕緊上前開門。
看到劉嬸,宋九以為是要來借牛車的,這就說道:“劉嬸,我家牛已經喂飽了,你盡管拿去就是。”
劉嬸聽了,笑瞇瞇的看著她,說道:“欠你幾回人情了,今個兒我來還人情的。”
于是把陳婆子引了進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