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見陳婆子猶豫不定,任婆子開了口:“那就這樣好了,現糧給七袋,現錢給三十七兩,我替老三媳婦做個主,要是可以,今個兒就能去辦契紙,家里有牛車,讓家里幾個男人去一趟。”
可別讓老三媳婦跟著去城里,肚里的孩子要緊。
果然任婆子做為長輩說話比晚輩說話有份量得多,又在劉嬸相勸之下,陳婆子終于同意了,不過剛才給的糖糕沒吃完的,她順手也落手里。
宋九拿出去的東西也沒打算要回來,再說不過是些吃食而已。
很快地里干活的父子三人都被喊了回來,為了這事兒不會再有變化,當天父子三人帶著陳婆子就去城里辦契紙,把這事情辦好了,也就放心了。
任婆子看著還在傻笑的三媳婦,嘆道:“三個兒子當中,我就覺得老三媳婦像我,將來一定能替三房兒孫積攢一份家業的,不錯。”
同村人賣地的機會少之又少,這當然是好事,而且任婆子知道陳家人的地在何處,對方說一說,她就知道是好田,就是現在干旱。
不過不打緊的。
婆媳二人站在院前,指著底下的農田,任婆指了個方向,陳家的田地大概在那幾個位置,現在干旱,啥也沒有種。
任婆子盤算了一下,老三家門前這口泉井源源不斷的,只要不怕辛苦,可以開溝渠過去。
反正家里勞動力多,現在農閑沒事干,一個個修溝渠去。
宋九的確激動,她終于有了田產,這跟婆母的田產不同的,這是她和丈夫兩人的,而她家夫君向來聽她的話。
任婆子看著三媳婦激動的樣子,說道:“其實當初我買第一塊田的時候,也是你現在這樣。”
“我嫁到任家來,不僅家產被上頭長輩給敗完了,還欠了一筆債,我帶來的錢都填進去了。”
“要不是你公公對我好,是個貼心人,我早不跟他過了。不過這么多年,我也慢慢的積攢了起來,這日子也過得稱心如意的,就挺好的。”
尤其三個兒子都養大了,個個都很聰明,讀書識字一樣不落,任婆子沒有遺憾。
原來婆母還有這么一段過往,以后她也會像婆母一樣積攢一份家業留給子孫后代。
等父子三人把契紙辦下來時,天已經黑了。
三房屋里運走七袋粗糧,陳婆子還道了一聲謝,一家人第二日就悄悄地離開了水鄉村。
水鄉村雖然有了兩口泉井,顧上了大部分村里人的地,但還有不少地是荒著的,若是家里沒有勞動力的時候,那些地真的種不來。
待大兒子從城里回來后,任婆子把幾家都叫到一起,說了三房買地的事。
到這會兒沈秋梅才知道自己看中的十畝地被三弟媳買走了,心頭當然不好受,尤其看著婆母一臉支持的樣子,她就后悔不已。
她當初怎么就沒有想到把婆母拉過來商量,不然這地就是她在買了。
沈秋梅當時生了私心,自己分家出來了,想當家做主,著實沒有想到叫來婆母,三弟媳比她聰明得多。
若是婆母打算自己買,那三弟媳也不怕將地送給了大家,就憑這一點,沈秋梅知道自己不如三弟媳。
任婆子也在今個兒再次點明,分了家,就是各管各的,所以買地也是一樣,各家有能力自己去買,兩老的守著這五十畝地,已經不打算再買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