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婆子沒有心思跟她們講話,腳步匆匆的離開了村子,快步往回趕,看來她得放下對妹妹往日的成見,讓妹妹仔細著晉王府的人陷害,保住孩子要緊。
還有先前那些來找孕婦登記花名冊的差兵,也像任婆子心頭懸著的一把刀,任婆子心神不寧的趕回來,也不敢把這事兒告訴三媳婦。
山腳下,宋九把戲樓里阿奇給她的兩匹好布做好了,上頭的刺繡更是精美,是她師父給的花樣里,挑出來的梅竹雙青圖。
男子繡竹,女子繡梅,但梅繡的花樣里,梅竹雙青卻是繡在男人衣裳上的,美艷又不失竹之氣節風骨。
當宋九拿到阿奇送來的布料開始,她就想到了這花樣,這繡樣給他穿再合適不過,戲樓是大家,如同莊戶家學的吃飯手藝,可現實生活中他還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好男兒。
宋九將衣裳折疊好,就想著明個兒跟丈夫一起入城去,沒想任婆子過來了。
“老三媳婦,你是不是有繡品要送城里去呢?”
任婆子在家里想了一日,便想到前幾日她看到老三媳婦房里的繡架,有了神婆的話,她絕不會讓老三媳婦入城的,最好連村都不要出,免得節外生枝。
宋九只好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反正她家傻夫君趕車很慢,她坐在上頭都能睡一覺。
任婆子立即說道:“我代你去一趟城里,正好我院里還有不少東西要置辦的,也一并順路了。”
宋九見婆母很憂心她的肚子,她不再堅持,便把戲樓里的情況說了,在城東頭,找伙計把衣裳送給名角兒阿奇就成了,工錢的話,對方不會少給的,具體也沒有說好,到時候對方給多少就收多少。
任婆子聽了,心頭感嘆,也只有老三媳婦這么大方,給人做繡品,忙活了這么久,連工錢是多少都沒有事先談好的,心真大,萬一人家不給了呢。
任婆子看著三媳婦繡好的衣裳,也沒有打開衣裳細看,就露出的一角,看到青竹栩栩如生的樣子,任婆子很欣慰,果然老三媳婦學刺繡是有天賦的,當初她沒有看錯,給老三媳婦尋了門手藝活。
把衣裳收好,于是就這么說定了,明個兒大清早,三兒子趕著牛車去村里接任婆子,母子兩人一起入城。
婆母為著她不入城,這么匆匆趕來,宋九心頭感動,她從廚房的腌壇子里拿出一碗咸雞蛋交到任婆子的手中。
“娘,我頭回腌雞蛋,已經入味了,今天嘗了嘗,與外頭賣的沒有什么不同,娘也拿回去嘗一嘗。”
任婆子看著手中一碗腌雞蛋,心情很復雜,三個兒子,到頭來還是這個養子最孝順。
想到老大家里賺了錢也沒有向她表示過什么,老二家里亂吃藥,自己都要過不下去,最后還是老三家里舒適,處處顧著兩老的。
“你這孩子就是這點好,讓我這個做婆母的沒有話說,這雞蛋也不能白拿的,明個兒我給你買些肉回來。”
宋九可不是要跟婆母換著吃,再說這雞蛋也是婆母當時提過來的,等她后院的雞再養大點,也能下蛋了。
任婆子擺了擺手,“我和老頭子沒有你們想象的貧窮,我沒有別的手藝,不過我孵雞崽的手藝練了出來,要賺點兒現錢不難的。”
任婆子直接做下了決定,明個兒給老三媳婦買些肉回來,算是做婆母顧著老三媳婦肚里的孩子,將來也是任家的孫子孫女。
宋九沒辦法,只好應下了,這就送婆母出門。
宋九見婆母走遠了,正要回屋,就見下游大嫂院前圍著許多的人,她很是奇怪,這是發生了什么事么?
“夫君,你過來,我們去大嫂家里瞧一瞧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