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可是想清楚了,回娘家的禮就這些,到時候若是看到爹娘過得不好再想辦法,也不能顯得咱們家賺了多少錢似的。”
“賺了錢也不能讓我爹娘知道,尤其是我那個只會讀書不做家務事的大哥,我倒要看看這么久了有沒有長進。”
錢被媳婦沒收了,任廣田也沒了辦法,這些年兩人每次回岳父家都是給的多,頭回給這么少的。
沈秋梅見一家三口都穿戴齊整了,這就抱著閨女坐上了牛車,一家三口回娘家去了。
任家二房屋里,楊冬花遲遲不動身,年前她送了吃的過去,年后她猶豫了,不想回娘家。
二房家里沒什么現錢,過年都是吃的現成的,雞魚肉也沒有少,但是沒有買新鮮的。
這會兒任廣江扛出兩袋糧食準備挑著擔子去岳丈家,卻被楊冬花攔下了,“我想好了,不回娘家去。”
任廣江還想勸兩句,到底是兩個長輩過得不好,不去看媳婦怕是不放心的。
只是這一次楊冬花狠了心,于是二房沒有出門。
任家小院里,任婆子和任老頭倒是過得愜意,沒有往年招呼兒子兒媳婦回娘家的事,老兩口吃飽喝足,一個在屋里縫補衣裳,一個在廊下修農具,顯得很安詳。
傍晚時分,大房夫妻氣沖沖的回來,顯然這一趟回娘家東西拿少了,受了氣,沈秋梅一回到家里,就生氣說道:“我還回家看了爹娘,我那妹妹,嫁到城里糧鋪,頭一年就不回娘家探親,生怕受娘家的拖累。”
“虧得我娘還嫌我拿的少了,我家蓉姐兒出生,她做外祖母的,連塊尿布都沒有準備,還好意思說。”
任廣田只好在一旁安慰著媳婦。
搖籃里的蓉姐兒不哭不鬧的,這會兒見她爹抱著母親安慰,她眨巴眨巴著眼睛勉強扶著搖籃站起來,盯著爹娘看。
隨著孩子的動作,搖籃兩邊晃動著,正在氣頭上的沈秋梅看到了,嚇出一身冷汗。
她家心肝竟然扶著搖籃站起來了,這要是翻過去摔了出來,那如何是好,好在這是丈夫親手做的搖籃,木頭重,只是搖搖晃晃沒有真的翻下來。
沈秋梅一把將閨女抱住,轉眼也將娘家的事釋懷了。
時間過得真是快,正月一過,村里人就迫不及待的想下地干活了。
今年的地都適合種作物。
宋九家買的那十畝荒地終于能翻地了。
村里時常在三房家借牛的劉嬸來了山腳下,宋九跟她說了說想請幾個短工,幫著挖溝渠修水田的事。
劉嬸笑道:“這事兒包我身上,村里有不少人地少的,家里兒子還多,還想著去城里尋苦力做,瞧著村里能做事,就不用去城里了。”
說好了價錢,二十個大錢一天,不包吃的,從早做到晚,跟她家傻夫君一起去地里。
劉嬸這就去村里找人去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