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家人在八仙桌前聚齊了。
八仙桌上三大盆葷菜,一家人圍坐一起吃著。
等任家小院里吃完了,收拾碗筷了,隔壁鄰居吳婆子踩著點將三個孩子送過來的。
吳婆子看到宋九,感嘆道:“沒見過這么聽話的孩子,一天都不哭鬧,喂了米糊糊,吃飽了就睡了。”
宋九夫妻兩人接過孩子。
這邊大房家的閨女看到爹娘,高一腳低一腳的跑過來,撲母親懷中去了。
說到大房家的閨女,吳婆子更是羨慕得不行,還拉著沈秋梅問道:“你家這女娃娃是怎么教的,哪能這么聽話呢,今個兒好幾個來我家串門的,都說你家閨女太聽話了,像是能聽懂我們說什么似的。”
今個兒大房閨女不僅不吵鬧,還不跑出小院,就一直坐在弟弟和妹妹們的搖籃前,還學大人的樣子逗孩子們玩,根本不必吳婆子怎么帶的。
都說任家人聰明,任家家風也好,卻沒想到人家教的孩子也與別家的不同,這年紀的孩子,多是到處跑了,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哪能帶得住呢。
沈秋梅聽了,心頭頗為驕傲,也不看看是誰家閨女。
任婆子將一大碗白面饅頭給吳婆子送了過去,算是謝禮了,左右鄰居的都是互相幫忙的。
天黑了,一家人也就各自回去了。
宋九跟在傻夫君身邊,兩人一人抱著一個孩子,走在鄉間小道上,還沒有到祖宅,兩只野貍子就帶著一窩野貍子等在了路邊,不知道在這兒等了多久。
夫妻兩人離開家門一天,這幾只野貍子可是一步也不曾離開的守著祖宅。
后頭的羊牛和小雞都是劉嬸家的丫頭在幫著喂養。
宋九去后院看了一眼,就看到牛肚子圓滾滾的,顯然劉家小丫頭勤快著,并沒有偷懶。
接下來任家辦宴席,任家男人都在忙活,任老頭去了碼頭買了兩筐鮮魚回來,任榮長跟著大哥一起從隔壁村趕回了生豬。
在任家院里殺豬的時候,感覺就像要過年似的。
祖宅里,宋九帶著兩孩子,就等著明個兒任家小院辦宴席的時候也下去給婆母打下手。
至于莫家的鋪契,宋九放到了箱底,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在城東頭開繡坊,她現在的繡品在安城并沒有名氣,自己也要帶兩個孩子,做不了幾件繡品。
晌午那會兒,宋九看到村里人都激動的跑去任家小院幫著殺豬,村口就來了人。
宋九看著門外站著的王守來和柳妙芳,兩人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看到宋九后卻是一臉的高興,說是從今個兒開始,他們兩人就跟著宋九了,是莊主的意思。
梅莊得知任家的官司打贏了,她終于得空,就將先前看到的那張屏風從屏風架上取下將布料給她送了過來。
不過繡的內容卻有了些變化。
王守來交來的畫像上,并不是晉王妃的畫像,而是另一位中年美婦,長相精致,穿著打扮雍容華貴,唯有那眼神,清冷中帶著威嚴,畫像上的人是誰呢?她怎么將晉王妃精心準備的屏風奪了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