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聽完后,首先想到的是楊府為何要與蔣家聯姻,莫不是蔣家有什么利益是楊府想要得到的?不然憑著蔣夫人這則傳聞,不管真假,大多男子都是避而不及。
不過看得出來,南郡盛行戲班娛樂,對男旦的喜愛,也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阿奇沒有與眾位夫人敬酒,而是在場中臨時來了一段表演,卻是向楊老夫人祝壽的,逗得楊老夫人歡喜不已。
大李氏見了也是高興,竟破天荒的慷慨了一回,給阿奇賞下了一塊嶺南通行令牌,有此令牌在手,戲班只要在嶺南行走,皆能放行而去,不必受官府查驗。
阿奇領了令牌退下了,走時并沒有看向宋九這邊,他們是舊交這事,顯然無人能看出端倪。
宴席結束了,眾人意猶未盡,大李氏又在結束時斷了眾人看戲的心情,接下來阿奇的戲班被楊府包下一個月,只在楊府唱戲,不接受他人邀約。
眾位夫人聽后變了臉色,尤其是那位蔣夫人,她冷哼了一聲,起身就要走。
大李氏見狀,立即又說道:“歡迎諸位入府聽戲,楊府大門敞開,凡是今日參加宴席之人,不必通報,可直接入府。”
蔣夫人終是面色緩和了些,卻也是頭也不回的帶著女兒離開了。
這位蔣夫人守了寡,蔣家全由她一個婦人掌管著,她與楊家結親家,卻敢給只手遮天的楊家人臉色,當真有點意思。
宋九此番參加壽宴,收獲不少,她似乎看出撬動楊家最快的辦法了。
王府馬車上,大嫂沈秋梅還在說起阿奇帶著戲班趕來一事,宋九和她家夫君卻是相視一眼,想來也是有許多的話要說的。
只是當王府馬車回府之時,府門處已經有輛馬車等候多時。
沈秋梅出現將人請進來的,來的正是阿奇。
這一次阿奇不僅來了,他還代表著泰安郡主前來。
當年泰安郡主的封地在巴蜀,先帝在時,泰安郡主拒了這封地,事后小圓子還是給了她,且泰安郡主早在七年前就離開京城,帶著阿奇和公子楚去了封地。
這些年,阿奇都住在巴蜀之地,從不曾離開,此番來嶺南,確實有要事,也是泰安郡主的態度。
宋九展開泰安郡主的信,上面寫的內容著實令她意外。
宋九才想效仿先晉王妃之想法,振興安城之法來振興嶺南的經濟,不曾想泰安郡主也是這個意思,而且比她先一步想到,并先后派阿奇和公子楚前來相助。
眼下公子楚應該是在路上了。
而阿奇借著戲班來嶺南,是來探路的。
今日阿奇在壽宴上得到的令牌,他拿了出來,卻是要交給宋九。
阿奇已經成了泰安郡主的小郎君,在巴蜀之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活過得很安寧,如今又回到戲班做男旦,還得應付這些丑態百出的權貴夫人,也當真是為難了阿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