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小紅聽著已經驚了:“公子你又買這些東西要干嘛?好些樣呢,我得仔細記住了才行”
許甲拿筆給她寫了條子,一邊開口道:“我要養病,常吃的一方丹藥,叫做五行丸,需要這些來配。”
“這五行丸,需要金谷藤實,木谷樹實,火谷禾實,土谷根實,水谷玉實,或蒸或煮,或炒或炸,或陰干,或曬干,有些需要九次反復,有的需要六次反復,一一制備好后,研磨成粉,以蜂蜜煉之,成丸,放入壇子里儲存。”
“每日吃上一些,用黃酒運化,吃上個一兩年,什么病都要好了!”
“好古怪的方子!”小紅撓撓頭,他也沒見過這種。
許甲煉的其實不是養身子的丹藥,煉的是修煉用的“餌”。”
道教方術之中,便有一門,名為“服餌”,也是“外丹術”的源頭。
服此餌,以五谷精粹養五臟,是“煉精化炁”之必備。
這還是“低配版”,只能當做是仙俠小說里面的“辟谷丸”,當個飽用。
真要煉制外丹,需要達到大周天后,神魂也能離竅出體,巡游法界,才能以鉛汞硫磺等物,煉制“外丹”服用。
但這玩意,煉起來太危險,一不小心就中毒。
許甲在前世煉制外丹,乃是采用了“藏藥佐太”的法門,當然也培育“六一泥”,但就不是“煉丹爐”了,是“工業焚化高壓爐”了。煉出來的丹藥別說,還挺管用的。
只是并非真的吞服,乃是含于舌下,以內息沖刷,將其中的“丹炁”取用,丹渣還是要吐出的。
丹炁又唯有黃金能鎖住,故而丹成后,用金箔包裹,放入玉盒之中保存。
小紅拿著許甲寫下的條子連忙去找許母,畢竟管家中支出的是她。
許母在佛堂禮佛,看了單子,這些東西都不稀奇,至少沒有人參靈芝燕窩蟲草之類的。
雖然要的量大,但都是谷物果實之類,單價并不算貴,又聽聞是調養身子的方子便批了下來,況且上次李大夫都說許甲的方子沒問題,于是點頭答應道:“讓他折騰去吧,只是要買多少?”
“少爺說越多越好。”
“那就除卻蜂蜜先買個兩斤,其它每樣先買個十斤,不夠再說。”
這些果實,雖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卻也不算便宜。而且產出季節不同,一時要收集全了,還得耗費些功夫。
這邊許甲將參片又含了一片,這參是好東西,可惜只剩下半段了,得叫小胖墩再從家里掏些好藥材,畢竟他家就是干藥材生意的。
含著參,許甲便又到書房中去。見著許父一邊喝茶,一邊看文章,便張口道:“爹,那庫房的金條我拿個三根哈!”
“什么?”茶水噴了出來“你拿那東西做什么去?”
“我拿去打一枚金蟾,做個風水法器,給咱們家旺旺財運,順便我還要再弄一個文昌風水局,在你這書房,勾一些文運來,好叫爹你文思泉涌,看看能不能相助你考舉人。”
“不是花了,是打成金器啊。”許父聽見這個,這才放心下來,畢竟這也不算用掉了,只是加工了,隨即道:“青田鄉沒有打金的作坊,姑娘家做出嫁的首飾,都只能去縣里的寶慶坊,那里有銀匠金匠,會打些珠寶首飾,收些工費便是,你去他們欺生,我代你去吧。”
“正好我拿這篇新作的文章,找人品評一二。”
許甲看了看他新作的文章,努努嘴,這也叫你新作的?這不是我的思路么?
還有,你是怕我貪了你的黃金么?不放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