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甲剛剛出門,便有“多聞”小鬼尋來。
“上仙!我可算找到你了,你家非請勿入,怎么連我們堂譜上的也算進去了?”
許甲暗暗道:我下班的時候不接工作。
卻道:“昨夜煉法,怕人干擾,因此閉了門戶。”
多聞小鬼也不敢多抱怨,只道自己很急:“小的隨著溪神溯源水脈,尋到了地藏庵井,偷聽到了對話,那些邪教打算將地藏庵廟中降伏的鬼王給釋放出來呢!”
“我聽得那邪教人說:地藏庵最早是一片尸林,因前朝戰爭戰亂,將尸骨拋于此堆積。等到了本朝立下法度,才有官員主持了“金剛法會”,超度亡靈,在原尸林旁立起地藏廟。”
他們臉上風霜更甚,拉著弦,在唱著這一路上的遭遇。
許甲是貼著“甲馬符”,走到地藏庵的,甲馬符有“日行三百里”“夜行二百里”之功,用時綁腳上,便可行動如風,還不消耗什么體力。
除卻賣這些的,更多的是香客,他們要來趕集,也是先到寺廟進香祈福。
廟外青石板鋪就的一個廣場,趕廟會的人們身著布衣,戴著斗笠或草帽,或肩扛扁擔,或手提竹籃,或牽著毛驢,或推著獨輪車。
周邊百姓為此苦惱,畢竟大家都窮,湊碗湊碟,是可以,只是樣式不統一,不如黃仙家一整套,因此便更恨偷藏碗碟的,又覺得黃家廟太過小氣。
賣糯米糖的老翁,敲擊著鋤頭,叮叮當,叮叮當“賣糯米糖嘞麥芽糖芝麻糖”,
賣糖人的師傅將吹好的糖人,作木偶一般,在一個小臺上說著故事,吸引來了好些小孩,他們既被糖人吸引,也被故事吸引。
山門前懸掛著經幡,透過門往里看,就能看見一個大香爐,上面香煙繚繞。
“若是他們釋放了鬼王,便可形成人間鬼域啊!”
人間煙火,百種滋味,都在這么一個小小的廟會之中體現。
邊上就是豆腐攤子,除卻賣豆腐,豆干,豆泡,還賣豆花,豆漿,炸了油條,麻圓。
那邊又有三五個個漢子,拿著木錘,錘著糯米,你一下,我一下,吆喝出聲,這是在做“糍粑”。
“這事我知道的,你不必太過急躁,若只是鬼物,城隍便可制,城隍撥我兩千兵馬,你且去尋胡金花,黃琵婆來,今日一并前往地藏庵。”
旁邊已經有女人圍著,偷偷的抹著眼淚。
黃琵婆,胡金花,都是變成了老太婆的模樣,跟著許甲身邊,只是他們都沒有心情體味這些,胡金花還好,他守正,經常趕集賣菜,只是這里畢竟是寺廟門前,他不常來。
壓不住的廟宇,往往很快破敗凄慘,百姓拜佛,卻不知道自己拜的是鬼。
黃琵婆在天梁山有座黃仙廟,周邊百姓也會在那邊集會,只是她覺得吵鬧。
吃著熱食邊,還有冷食,燒仙草做的冰涼粉,熬龜板熬出來的龜苓膏,加了山楂的酸梅湯,還有梨湯,枇杷湯。大大的“甜水”兩個字更是吸引著來往的行人。
許甲感慨道:“這里倒是香火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