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常玉道:“不過他確實可以短暫身體玉化,還能遁地呢。”
許甲點點頭:“喜歡登山觀景長嘯呼號這一點,便說明確實修得了精髓。”
轉頭跟著山居觀諸道人道:“你們想必都是做早晚功課,除卻采藥,采玉,少登山川吧,服食玉石之前也不禱祝,甚至不熬煮?”
“我們不熬煮,但是會用烈火煅燒,然后將其敲碎研磨成玉粉。”
“水火之性又不同了,水煮之玉潤,煅燒的玉石燥結。”
許甲道:“若是按照你們祖師這樣的修法,體悟自然,神合山岳,是最典型的“地仙道”法門,對應的是“外景”,久而久之,其修道之地,便會結成福地,元神居于福地,便可以摒棄肉身,元神繼續修煉,將來一樣可以飛升天界。”
“需要我改動的地方就幾乎沒有了,反而是你們修的錯誤法門,按照我的修法,比你們祖師的方便一些,不過我還是要建議多多登山望遠,涵養神意。”
許甲當即又按照艮岳服氣法為參照,又自創了“長春法”,“壬水法”,“火精法”“肺金法”。
“這些小法,單獨一行,都能修成地仙,但要想要繼續修成天仙,就必須要五行協調,一并成就,這樣,你們習慣艮岳法,便可按照五行相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此相生。”
“如此便艮土種金芝,金芝煉玉液,玉液培黃芽,黃芽采來煉丹,作先天精氣神三寶,說不得就能成就地仙真人。”
“不過五行當中任何一行太過強勢,想要糾正過來都很難,你們改修法門,必然會十分難受,變扭,唯有克服種種,才能有機會更進一步。”
“俗話說法不輕傳,好在這法門本來就是你們的法,我又算得了你們祖師一些恩惠,故而講明,你們現在聽著覺得對,等著修煉了,發覺不是那么回事,反過頭來罵我的想必也不在少數,故而我先此說明,我并沒有實修過,這部分也僅僅是理論。”
張真璣站起來道:“我已經實踐了,初期確實是會有腹痛糾結之感,但這是不通則痛,是脾臟土行元氣堵住了行炁的靜脈,漸漸通了就好受一些。”
諸道人更是低頭道:“真人愿意開誠布法,我等如何會不知廉恥,想著去攻訐呢?”
許甲點點頭:“那樣最好,畢竟按照正常人思維,正道中人怎么會和妖精異類廝混在一起,你們不這樣想,我確實欣慰。”
許甲道:“好了,我講完了,若有不懂,問常玉是一樣,現在他為代理山神,但德行不足以配享祭祀,你們在山腳用幾塊磚頭,為他搭建一個蛇廟就行了。”
經主道人點頭答應,又念了許多聲謝謝。
許甲倒也不客氣,直接入了他們的經房,量子閱讀,將觀中經書存儲起來。
這些經文,都是一些科儀,要么就是講道理,養生的,要么就是一些醫術,藥典,樂理工譜。
許甲也不嫌棄。
若是爽文,就要在某個角落,翻到某本經文,有一篇十分厲害,但是殘缺,然而十分適合主角修煉的功法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