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真人真是功德無量啊!
還有一間學堂,也需要對聯,許甲寫下:“古訓今言,書中自有顏如玉。寒窗燈火,筆下可生智慧花。”
橫批:學海無涯。
“好!好!好!”幾個老童生激動得暈倒了,這寫的太有水平了。
便是之前對許甲陰陽的那個族伯,此時也是挑不出錯,甚至他那個呆滯的身懷邪氣的兒子,見了這對聯,身上的邪氣都散了一些:“堂兄好文采!”
一眾叫好,對聯便聚集了好些瑞氣,愿力。
對聯原先叫做“桃符”,便是辟邪驅鬼用的,有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舊桃換新符。”
許甲這邊寫好對聯,又有了興致,在大梁上寫下題記。
“維稷泰三年四月初十吉旦,時序更新,吾鄉眾人,感念土地神明之庇佑,集腋成裘,共襄盛舉,共建斯廟,祈福澤綿延,佑我鄉土永寧。青磚黛瓦,非獨石材之堆砌,實乃民心之所向,信仰之凝聚。上梁之際,鐘鼓齊鳴,香煙繚繞,合村咸集,共慶盛典,誠所謂“國泰民安,神恩浩蕩”。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匠師登高,梁木穩置,彩帶飛揚,寓意吉祥。書此題記,愿后世子孫,無論耕讀工商,皆能銘記先輩之勞,承繼敬天愛人之德,勤勉不怠,和諧共處,使斯廟不惟歲時祭祀之地,亦為人心歸依之所。”
“嗚呼!廟貌雖陋,唯德乃馨,神靈有知,當庇佑此方水土,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災禍不侵,人丁康健。凡我鄉親,出入平安,世代繁昌,共享盛世之福澤。”
“謹以短文,勒石紀念,冀望來者,見字如面,知前人之功,續后來之志,傳承不息,福祿永昌。”
寫完此記,木匠大喝一聲“吉時到!”
卻是拿刀給雞脖子扭了一刀,繞著大梁開始撒血,一邊撒,一邊念:“恭請姜太公!”
同時另一邊已經設好祭祀,豬肉,雞,魚,豆腐,肉圓,五谷,各類糕點。
還有燒元寶,燒黃紙的。
張真璣作為主持道士,也開始做著儀式儀軌,裝臟給神像開光的事情是他和城隍廟的廟祝來做,他是城隍廟的駐觀道人,經常做這些事。
張真璣先念了三凈咒,隨即以凈水、柳枝遍灑廟堂內外,口誦凈壇咒語,驅除不潔,使廟宇內外清靜無染。
隨即廟祝翻開經卷,領著村民跟著他誦讀土地真經,一時之間,村民們的聲音回蕩于廟宇之間,浩浩大大,帶著一股神性,叫人起雞皮疙瘩,陽火更是匯聚一團,若以法界觀之,此處人火勾動地火,是為社火,社大地也。
社火照耀,即和百姓房屋之中的灶火,燈火,火火匯聚,整個村子都陷入了“法界光明”之中。
便是祠堂的那些祖先,都是歡呼起來,這代表村子在法界之中,形成了一處“福田”。
村民百姓死后,地魂安居,也和生前如常,只要不出村子,就能受到庇護,不怕外面的法界惡靈,魔鬼之類攻打,因為他們畏懼光明,畏懼社火。
不過隨著念經之后,龐大的火焰又回縮回去,只有小小的一團,但也和村民家中的火焰形成了一個不知道是陣法還是結界的東西,守護著村子。
不過最主要的還有一件,那就是“神靈還沒有請入廟中,神像也還沒有開光。”
這一步兇險,會勾來邪神,所以許甲要小胖墩,萬木匠他們去準備做法的東西。
此時也終于給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