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煥長老若說佛法修為必然是比外道法王要高的,但是打起來的話,九旬老太就不占優勢了。
許甲將七寶寒林袈裟收起,告別了顯煥長老。
顯煥長老目送許甲上山,隨即回到金山寺內,讓寺內尼姑,緊閉山門,不得外出,一起聚于大雄寶殿,打坐七日,期間一日一餐,只得一碗稀粥,不得多食,每日打坐需得七個時辰以上,以調節身心,進入深度冥想,禪定,增長智慧。
這其實是瑜伽士的修行辦法,屬于密宗法門,有助于點燃“拙火”。
當然餓暈過去的,也會有很多,便是達不到真定真寂,猶如龜息冬眠的境界,導致消耗很大,一碗稀飯不足夠維持。
顯煥長老境界已經達到七日不必進米,只喝一些水的境界,這在道教屬于“辟谷”,是“食氣者神明而壽”的前置條件。
許甲一步一行,很快便有蛇神廟的靈蛇來迎,這些靈蛇都是常玉,常玉娥,常玉英招來的小弟,都已經年老成精,生了性靈,只是修為不足,但也算是小妖之流。
這些靈蛇,都是毒蛇居多,但也有兩三條體型巨大的無毒蛇,比如王錦蛇之類,這種蛇沒有體型限制,可以不斷長大,只要壽元足夠,所謂蛇大成虺,虺大成蟒,蟒大成蛟,對其而言再合適不過了。
許甲見這些靈蛇,想到了那金銀銅三條地下蛟龍,念起常玉他們三條大蟒,都是修持土法,騰蛇之相,地龍之道,當初想要借助地震,鉆入地下龍脈,與龍脈蟄伏共生,以期度過五百年地仙大劫,徹底化蛟。
如今這德興地下的三條蛟龍,卻也能一一對上,他們要以金生水,行洪入鄱陽,那么正好水來土掩,被常玉等克制,況且五行之中,土為金母,正好能夠將其攝降。
不過,這些都只是一個想法而已,具體如何實施,還要具體判斷。
自靈蛇廟到達山居觀這邊,觀中格局已改,諸道人忙忙碌碌,正是為許甲的結壇之事所忙。
經主道人,庫房道人,賬房道人,正在掰扯:“四十九對玉環,就是九十八枚,實在籌不出來,原先我們這里倒是有些玉料,可上乘美玉早就用來服食了,剩下的用來雕琢,一來料子不行,二來時間也不夠。”
“玉環不夠么?”許甲道:“玉,華石也,不必真正意義上的美玉,只要看起來像玉的都行。”
經主道人哭笑不得:“那不成,怎么能糊弄神靈呢?我再去想辦法!”
“錢不夠么?”許甲又道:“我座下金蟾那有錢,可以去他那里取用。”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