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餓鬼積蓄到一定程度,他們便會附體成為蝗蟲,到陽間吃掉一切,但是蝗蟲也是永遠吃不飽……因為他們就是餓鬼所化。
玉山城隍點頭:“不瞞您說,確實有一個人,不對,是有一位神,我有意作保,替他謀個去處。”
正是那余姚生,他也聽到寨子外有人叫喚自己,心道:“莫不是哪路大王,又要來收伏我?”
玉山城隍道:“前黃天教的遺留,原是一個渠帥將軍,死后修成的鬼仙,在法界之中游蕩,率領舊部占了法界之中的一座山頭,座下有五百兵馬,都是古戰場中的陰兵,平日在法界之中狩獵法界生靈做食,偶爾得些無主香火,我也曾要招安于他,他卻不肯。”
當然,城隍想錯的一點是,肉身無法進入法界,所以許甲是先回到許家,安置好了肉身,這才以元神化身出竅,入了法界之中。
在法界之中,他們就是底層,膽小,怕死,又貪吃,一個一個的時候沒什么攻擊性,可成群結隊的時候,他們就非常可怕。
此種名劍,若以拜神一般,虔誠祭之,精神與之合一,便可修得“百步飛劍”,百步之內,如臂使指,十分靈活。
卻見這寨子,鬼火飄蕩,白骨為飾,有哨崗,有箭塔,上面的鬼魔,不同于餓鬼,稍有靈智,可依然發生了形變,肚大四肢細,黃皮白臉,身有鱗片,尖耳獠牙,身上傳著破爛衣衫,只是頭上裹著一層黃巾,隱約可以看見符箓形象,或拿著鋤頭,或拿著耙,活拿著鐵鍬,或拿著連枷,或拿著鐮刀。
只能說許天師也是精通百家,雖然這百家多半都是“查資料”所得,但查資料能查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十分可以了。
從外人看來,則好像是許甲修煉邪術,吞鬼食煞。
“誰?”
但飛劍之術,是人御劍,而不是劍御人,這又是一重境界。
這城隍更是想要流汗了,這說的,更顯得自己介紹人很不靠譜了。
許甲分出法力,愿力銅錢,隨行隨撒,便是米山,便是面山,便是美酒瓊漿華池。
許甲念動,便開始念動經文,施舍經寶:“靈泉合抱于五行,法水流通于百谷……天尊設教,用濟幽牢,憑此贊揚,廣伸供養。”
這些餓鬼當下猶如魚兒群游,紛紛往著許甲的嘴巴里面鉆入。
生前餓死,死后餓生。
于是又問道:“除卻這個余姚生,這周邊法界,還有哪些安營扎寨的煙塵?”
卻是嘴巴一張,只給那些餓鬼展示一處福地,那里清泉環繞,皆是甘露法水所化,五谷豐登,盡皆善念所供。
許甲也不追問這個,只道:“他在法界何處?我去會一會?”
“法界之中,離著玉山城外一百八十里,有一山,山上怪石嶙峋,樹如鐵叉,有安營扎寨的,立著黃色旗的,就是他了。”
那寨中央,卻見有一岌岌可危的小廟,在廟本是黃天廟系,在陽間早已經破敗,無人祭祀,是所謂“叢祠之所”。
這類劍,失去了主人,也便難以“再鳴”。
祭劍何也?干將莫邪煉制名劍,以身祭爐,是祭劍之始也,得劍具有靈性,又十分銳利。
許甲的護壇元帥剛剛才石化,目前來說,護壇兵馬其實并不充足,即便諸妖借著地疬煞氣煉猖,他們本事一般,一妖少則只能煉一隊十二猖,多則也不過五六十只。
法界之中的生靈都在暗中窺伺著,和美利堅的法界基本都是魔鬼不同,這里法界中,更多的是“餓鬼”,也就是餓死鬼,這些餓鬼不是餓鬼地獄永遠受到饑餓懲罰的鬼魔,而是實實在在因為災難,饑荒而死的災年百姓,因為死前最大的執念便是饑餓,所以不能投入輪回。
余姚生見著許甲,已經猜出來了,但還要確定一二:“這位法師是?”
“你既不曉得我是哪個?怎么還求到玉山城隍那里,說要投奔于我?”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