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公明去準備宣傳三清山大開山門的招收弟子事宜去了。
許甲這里則要準備好“道民箓”,又或者說更基礎的“箓階”。
許甲靈寶箓法,總共得了二十四階,六階一段位,人仙箓,地仙箓,神仙箓,天仙箓。
目前就自己而言,也才解鎖了八階箓法,也就是妥妥的地仙層次。
要著手構建內景福地天地,如今算是初有雛形,容納了三千六百天人,又有一應身神。
但這些對于普通人而言,都太高級了。
從凡人到人仙階的差距,可能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
就像是某些里面,凡人要修煉到先天境界,才算是練氣初期修士一般。
人仙階段,相比練氣期,則更像是筑基期,因為地仙階已經和金丹境界差不多相當了。
故而許甲要設定人仙前面的箓階,就像是正式修煉斗氣之前的斗之氣九段一樣。
這個部分,涉及到的變化,是由凡蛻仙的。
許甲要開始研究箓階的本質,尤其是人仙箓,將其拆分開來,或許也可以化作道民箓,道徒箓,道童箓之類的前置箓法。
尋常道士的箓是龍虎山,又或者茅山之類有資格加箓宗壇的地方加持的。
許甲的箓是設置三清祭壇,從上清靈寶天尊那里降下來的。
說到底,這算是“先天箓法”演化出來的。
許甲很快陷入了沉浸式拆分。
箓是權限體系,符是運用體系,許甲對箓的研究很是一般,對符的研究,也僅限于閭山符法,以及一些旁門左道,小法脈的符,這些都屬于“民法”。
也就是說,不是天庭正經體系的法,或者說是正統道庭之法,大多數是鬼神于法界所傳于凡人,夢中教其百千,醒來學會一二。
許甲拆了一陣子,陷入了一個瓶頸,卻是算力不夠,或者換句話來說是智慧不足,似乎只有神仙境界,才能夠完成這樣一樁大事。
于是許甲招來了余姚生。
余姚生作為黃天教渠帥出身,說不得對當年黃天教教民所得箓法知悉一些,拿來參考,也好研發一二。
“你們黃天教當年造反,裹挾數百萬教民,號稱人人學法,人人入道,可是真的?”
余姚生聽了,沉默一陣,陷入了回憶:“回天師老爺,我們黃天教,源自大賢良師張蛟,他得黃天帝君傳法,擁有許多不可以思議的力量,比如生米碗,就是他創造出來的,這碗可以一粒米變兩粒,兩粒變四粒……大部分百姓,是因為跟著良師造反有飯吃才這樣的。”
“至于人人學法,人人入道,其實只是進行了編戶齊民,入我教者,會發放一塊木牒,牒上寫有教義咒言,背面有道民的姓名,還有一道符咒。”
“道民學會法者,其實也是少數,他們念教義經咒越多,越信這個,便越容易入道,越容易學法。”
“這符箓自己描也好,印刷也罷,都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人看了,就會頭暈目眩,但經常看,便能夠一定程度上的增長精神,所以傳播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