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修道之人,凡心不泯,也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沒過一會兒,張真璣便引著驪山派兩個坤道,到了客堂,跟著小胖墩一會兒。
“這位是慧拙法師,是地仙真人許真人的弟子,許真人在玉山設教布壇,修建宮觀,打算大開山門,廣收門徒。”
“慧拙,這二位是驪山高徒,這位是靈風,這位是逸雷。”
靈風道人見到慧拙,便覺得一股騷氣,目光一凝,竟有妖氣凝而不散,周身未有正氣。
逸雷道人更是心直:怎么像是一個妖道?
兩人互相交換了視線,只覺得可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關門弟子都一股妖氛在身,那所謂地仙真人,難道并非什么得道高人,是妖仙一類,奪舍了人身,學習了道法?
她們二人有了戒備之心,只假意道:“見過道友。”
慧拙雖修行一般,但靈覺不差,覺得這兩個驪山派的坤道,似乎心高氣傲。
這時候心靈之中傳來胡金花的聲音:“她們兩個身上隱隱有風雷靈韻,風也罷了,那個逸雷子的雷法,是陰中陽,比許師的天罡雷法更具靈動,便是我上場,只怕也打不過。”
“你不是有二百年道行,還經過師父點化么?”
“她二人出自名門,想必從小修持,我原先只是野狐禪,哪里能比得過她兩個?”
“道友,我剛剛見縣城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竟然有邪財神,當眾做局,侵害百姓,你們怎么放任不管啊?”
“什么邪神?這里的邪神不是都被我師父掃蕩干凈了么?”慧拙還想不明白事。
“一處金蟾當鋪之中,有百子吐寶金蟾局,那些邪蟾何止百子,只怕有幾千上萬,這些邪蟾過些時日,化成眷屬,這邪神就得了勢,只怕更難鏟除了!”
“你說的是金蟾?”慧拙笑道:“他是我師親自點化的,那些邪蟾,是化邪為正,化惡為善,化劫為財用的,之前這里有一個邪神,擁有一尊聚寶盆,內里有七千二百債鬼,欠下無數陰債,我師父慈悲心腸,將陰債盡數背到了自己身上,令金蟾坐寶,化債為資,布置了這么一個格局,使得財如大江,八方聚水,哪里是害人呢?”
“什么?這妖怪是你師父指使的?”二人面露嫌惡:“行法不正,便是心術不正,邪財靈驗,必有災殃,萬萬不可貪圖這種力量。”
“若是真有用,天下九路財神,何不都用這個法子,以利惠天下?”
“道友身上也是,一股狐妖騷氣,怎么會與之為伍?狐仙之流,都是不走正道,道友以之合體,早晚被采伐干凈,最后神癲身毀,不如現在城隍廟中,我二人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將這妖邪殲滅,再去拜訪你師父!”
“這可不行!”慧拙警惕起來:“你們修道,怎么火氣這么大,一點都不平心和氣,我身上這位狐仙,走的是正宗神仙之道,也是我師父傳的,我與他結契同修,哪里是采伐?”
“道友,我看你心智被迷惑了。”
張真璣見情況不對,前來勸解:“兩位驪山派的道友,許真人有教無類,施化眾生,這狐仙靈修,在本地確實做過幾件功德,百姓幫立了小廟,雖非正神,卻也得了天師勅封,這位許真人,乃是靈寶派天師也。”
“靈寶派早就是失傳幾百年了。”靈風道人道:“若能接續道統,自然最妙,可這種旁門左道安在靈寶派頭上,只怕天下道門恥笑。”
隨即道:“算了,這事也不該我們管,我們只需管小師妹就行了。”
“伱們小師妹?是藥鋪那個蛇妖么?”慧拙也是不喜吃虧的,陰陽怪氣道:“看來驪山派的弟子也沒比我們靈寶派高明到哪里去?那蛇妖采補我家未入門小師弟的元炁,用法術迷惑他,這可是抵賴不得的。”
“一門一派,幾百年出這么一個敗類也很正常,我派中自有規矩處罰處置。”靈風道人道:“至于別門別派如何,我們已經勸告了。”
“但總有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只奉勸閣下,不要打著正教之名,做著旁門左道之事,行的邪教邪神之法,將來只怕又是長生教之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