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甲踏浪運潮,很快便到了呂宋這邊,此時第二批次的移民已經到了,第一批次移民只有兩千五百人次,歷經一年,不少反多,便是收伏了一批倭奴國土著,以及一批土著島民奴隸。
第二批移民就多了,由于整合了諸海商船只,加上堅船利炮,無懼海盜,又有敖嘉龍首像庇護,這些貿易船,一次就能移民上萬。
這還是許甲三令五申,這些移民不是貨物,是道民基礎,將來道國基石,這才每船多則裝了一百五十幾人,少則裝七八十人,配一個船醫,搭配草藥,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避免移民死在船上,或者強烈水土不服。
如今呂宋島上,碼頭已經建立起來了,大批東海商人知悉這里被國人占據后,認為是個安全的中轉站,商人的消息總是靈通的,況且還有金蟾在里面斡旋,他最是財路亨通。
只是呂宋并非要道,真要道還得放眼全球,幾處海峽,運河。
許甲的身姿輕盈清奇,當年達摩一葦渡江,許甲赤足踏浪,總是比得上那達摩不說,和東游記里面的八仙過海也是差不多的。
那呂宋上小船兒中,有個面上嬰兒肥的,正是小胖墩,他在這邊過了段時間苦日子,主職修道,副職御獸,有時候當當外交官,呂宋大使,忽悠各部落正信,各部落供奉神祇歸附,以期得正敕,從蠻夷野神變成天師座下走狗。
那第一次溝通的烏薩奇部落的火山山神,就已經被他忽悠了。
呂宋是熱帶地區,經常強降雨,土壤被雨水侵蝕,其實并不肥沃,若不是火山偶爾冒出濃煙滾滾,落下大量火山灰,這里也不會成為可以耕種的沃土。
因此這火山神,還是根正苗紅,別看爆發景象恐怖,可本身職責,竟然是農業守護之神,豐饒之神,此外還有火神,地母的憤怒象征,鍛造之神種種。
本地土著別看文明程度不高,跟三皇五帝時期部落民一樣,可已經會冶煉金屬了,且本地礦藏也算豐富,尤其是金礦,銅礦,至于鐵礦,雖然不如金銅那么豐富,但也是有的。
只是農業還沒有完全鋪展開來,諸部落還沒有歸伏,便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如今這邊也有冶煉場地,但更多是土法煉鐵,將含鐵淤泥采來燒煉,是十分原始的。
慧拙正在釣魚,忽的有感,往著許甲這邊看去,一時體內仙家之力也激發出來。
“是師父!”他剛剛興奮,想要揮手,又想到了什么,有些瑟縮,許甲除卻一開始對他良善和藹些,后面見面基本都是各種兇殘的考驗,之前以為是流放呂宋,結果在這邊還過得挺舒服,吃新鮮水果,海釣,趕海潛水,沙灘曬太陽,好不滋味。、
許甲亦有所感,這時海底忽然騰起兩條眼鏡王蛇所化大蟒蛟,正是常玉英,常玉娥,她們身形竟然更大了,在熱帶地區不用冬眠,海洋食物充足,她兩基本從“過山峰”,變成海底泰坦了,本地土著稱呼她兩為“娜迦”。
兩條大蟒將許甲身子馱起,表示親昵。其中常玉英甚至開口說話了:“許師,您終于來了。”
她倆個跟隨移民,就是做護法之用,二來南洋之地,很多巨蛇崇拜,她倆能在這種地方吃得開。
許甲感受兩人修為,起碼漲了五十年道行,便知道她兩過的不錯:“倒是辛苦你們,在這邊還習慣么?”
“這里比三清山雖比不得,我們在三龍洞中合龍脈,得山岳靈機,可勝在舒服,同類極多,通靈者不少,都被我們姐妹降服了,甚至有個蛇部落,直接轉而崇拜我們了,他們原本的崇拜也是一條蛇,被我們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