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敢...
他只能低下了頭,任由父親將‘喜歡小提琴’的設定扣在他的腦袋上。
第二天的時候,葉星輝的父親帶回來了一架小提琴。
“來,爸教你小提琴...”
從今天開始,葉星輝的練琴生涯開始了。
每天的生活就是重復著一件事兒,練琴,練琴,練琴。
從這一天開始,童年就離他遠去了。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就是練琴,僅僅4歲,每天練琴的時間就超過了3個小時。
李云也理解到了什么是噩夢。
如今自己是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來體驗他的人生,也能感受到什么叫做地獄一般的枯燥和乏味。
更別說,對于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了,在正天真爛漫的年紀,承受著最不應該承受的事兒。
啪——
疼痛感傳來。
是雞毛撣子的聲音。
“這里拉的不對。”
“我教過你多少次了!”
“不對!不對!你沒有腦子嗎?!”
葉星輝每一次拉錯,葉德光都會用雞毛撣子抽打葉星輝。
很痛。
葉星輝只能咬牙,繼續拉琴...
夏天了,悶熱的房間里,空氣中能附著熱浪,孩童的葉星輝穿著短衣,在悶熱的房間里拉琴,唯一能降下他溫度的只有破爛的風扇——全家唯一的風扇,給葉星輝用了。
冬天了,寒冷的房間里,寒風順著門窗的破洞吹入,打在葉星輝的臉上,留下一道道的傷痕,痛的眼淚順著臉留下,被風一吹,熱淚霎時間變成了冰刀。
不能哭,哭了就更痛了。
...
對于葉星輝來說,童年的記憶從來就不是什么值得銘記回憶的東西。
對于他來說,這段記憶只是一直被逼迫著拉小提琴而已。
沒有什么童年,沒有什么歡樂的記憶。
而刻苦的訓練還是帶來了一些成果的,在7歲的時候,葉星輝拿了本地地區的小提琴少年組大賽的冠軍。
為此葉德光也獎勵了葉星輝。
從每天練琴3個小時變成每天練琴2個小時——因為到上學的年齡了。
從今天開始,葉星輝不僅僅要保持著每天練琴2小時的強度,還要保證學業。
到了寒暑假的時候,練琴時間卻是更加變本加厲,每天5個小時往上。
在其他小學生們聚在一起玩耍討論的時候,葉星輝只能被接回家中練琴,在他們寒暑假揮灑自己汗水和青春童年的時候,葉星輝在練琴。
9歲的時候,葉德光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那就是辭職。
辭掉鐵飯碗的工作。
全職陪伴葉星輝,家里的經濟開銷由葉星輝的母親打工負擔。
這在所有人看來無異于是瘋狂的,但葉德光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你是被選中的人,你有小提琴的天賦,你和我不一樣,你可以登上更高的舞臺...你可以的。”
葉德光盯著葉星輝,鼓勵著他。
似乎是孤注一擲了,將一個家庭所有的資源都壓在了這個9歲孩童的身上。
葉星輝聽的時候還懵懵懂懂,他還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到底有多么的沉重。
葉德光帶著葉星輝去了京城。
在去京城的路上,葉星輝注意到了一個地方。
一個正在彈唱的流浪歌手。
這個男人,正舉著破舊的吉他,哼唱著不知名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