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勇咬咬牙。
這并不是單純的為了流量那么庸俗的事情。
而是...好吧,也有一點點是為了流量。
而是需要李云這個‘典型’。
李云的崛起堪稱是傳奇的,從一所二流院校畢業,當了幾年的橫漂,然后憑借著一部電影橫空出世...
他的崛起之路堪稱勵志,從一個橫漂,一步步的走到現在。
雖然他的父親是大導演李修竹,但許多人知道,李云可從來沒用過...至少明面上沒有用過大導演李修竹的資源。
這是什么?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啊!
這能不勵志嗎?
一個年輕人,憑借自己的才華,一步步的爬起來。
這形象還不夠正面嗎?
“李老師,我們《星光大道》和您想的選秀節目不太一樣,我們是一個追夢的平臺,參賽選手全都是海選的,都是從廣大人民群眾中挑選出來的,像您依靠自我奮斗和努力成功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很符合咱們《星光大道》的基本主旨...”
謝勇開始解釋自己的《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的主旨只有一個。
以自我奮斗為基石,追逐那滿天的星辰。
是相當正能量的公益節目,所以也沒有多少經費能請駐唱明星,不像普通的綜藝節目,比如《華夏好聲音》還有《歡樂大本營》,經費是肥膩的流油,花多少錢請大明星都不帶心疼的。
所以謝勇也是虛啊。
人家《華夏好聲音》還有《歡樂大本營》肯定是開出了比自己更高的價格,可李云都沒有去,自己帶著微薄的經費來舔,他會答應嗎...
唯一比《華夏好聲音》還有《歡樂大本營》有優勢的大概是自己親自前來,誠意十足吧。
謝勇也不知道李云吃不吃‘誠意’這一套,所以也挺忐忑的...
“誒...”
李云撓了撓腦袋,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人家都說到這份上了...
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稍等一下...我去個洗手間。”
“嗯...”
李云借口來到洗手間,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
《星光大道》。
的確和和謝勇說的差不多。
不是單純的娛樂圈節目,而是一檔‘追夢’性質的節目,從2003年連載至今,可以說是常青樹了。
然而和謝勇描述的不同的是...
這一檔節目的收視率現在是相當的拉稀,基本上是綜藝節目里倒數的存在,最巔峰的時候的確請過英娜還有韓藍,可現在估計一個女團團員都請不動了。
沒錯啊,的確是讓廣大勞動人民展現才藝的舞臺——但問題在于,電視機前的觀眾并不喜歡廣大勞動人民展現的才藝。
《星光大道》過于追求的真實性,導致節目質量也十分的‘真實’,勞動人民展現才藝這個題材在以前的確很新鮮,可是現在花里胡哨的節目那么多,你這么‘樸實’的節目真的有人會去看嗎?
時代變了,這套路2003年還行,如今這個年代,再堅持這種沒點噱頭的樸實節目,結果就是被花里胡哨的節目淘汰。
一般人看到這里都不會看下去了。
但李云可不是一般人...
這節目收視率那么低。
去這節目不但不會助長名氣,說不定還會虧呢...
抓住一切虧本的機會是李云的基本信條。
李云沒有猶豫,離開洗手間,看著一臉忐忑的謝勇,直接說道。
“楊導,你的節目我去了,但也是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