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就好像一個乖寶寶一樣,在一旁看著,表情也激動萬分。
自己現在...算不算是和理查德,和偶像一起在同一個舞臺上演出呢?
“這首曲子叫《藍色的協奏曲》,是我還未完成的曲子,希望大家能夠踴躍發言,指出我的不足。”
理查德雙手靈動的在鋼琴上飛舞著,一首難度不亞于《野蜂》的曲子靈動的呈現著。
如同一抹天藍色,如同天空一樣。
而演奏到一半的時候,理查德卻是戛然而止,抱歉道:“抱歉,這首曲子我只完成了一半...只到這兒了。”
如雷貫耳一般的掌聲將會場淹沒。
大師就是大師。
半首曲子都能讓人聽出來,這是一首極好的曲子。
高超的鋼琴技藝,指尖觸碰過的琴鍵火熱的仿佛能夠點燃香煙。
看著眼前的場景,馬克對著話筒有些驕傲的說道。
“我們西方古典音樂是最棒的。”
他的驕傲沒有多少人反駁,或者說,根本沒法反駁。
這一場原本以《卡農》的交響曲為主角的音樂會,風頭居然被其他曲子給搶了。
被《藍色的協奏曲》還有《野蜂》給搶了。
并不能說明《卡農》比《藍色的協奏曲》和《野蜂》弱了...問題就在于華夏這一邊只有《卡農》,而西方這一邊,有源源不斷的從業者在輸出著類似的曲子...
對于這個結論,也沒多少人想反駁。
畢竟...小提琴、鋼琴等管弦樂器的起源都是西方。
這是共識。
起源比別人牛逼那好像沒什么毛病,別看《卡農》那么牛逼,引起了多少關注,國外的主流古典音樂還是以西方為主的。
可在眾多華夏人,東方人的耳中聽來,卻是那么的刺耳...
知道你們西方古典音樂牛逼是牛逼,可你也不用在這種場合下說出來啊。
這是開在華夏的音樂交流會,這是《卡農》的發布會!
您這樣子不是在赤果果的打臉?
“老師...”
有一個華夏交響樂團的人面色有些不忿,說道:“咱們的技法又不是不如他...”
“咱們在古典音樂上的底蘊的確是不如人家西方啊...”
鋼琴協會的會長,一個看起來約莫70歲上下的老者嘆氣的說道。
“他剛剛的舉動在說明一件事兒,說明國際上的古典音樂還是西方占主流地位,《卡農》他再厲害也只是一首曲子,而西方卻有數之不盡的經典曲子,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創作新的曲子...”
那位交響樂團的樂手啞口無言,仔細想想好像是這樣的。
自己的樂團一直以來,演奏的樂曲,好像除了《卡農》以外,都是國外的曲子。
在交響樂這塊兒,西方他就是大爺。
事實總是讓人有些難受,卻又不得不去接受這個現實。
“看來一首《卡農》還是沒辦法改變我國在古典音樂界的地位...看來目前來看,道路還是相當的艱辛啊。”
肖成國原本覺得,這一次的《卡農》交響曲的發布或許是華夏古典音樂界能夠扳回一局的機會。
但事實證明...
在這方面,人家西方就是牛逼哄哄的。
肖成國看向了另一邊,正在冒著虛汗的李云...
沒錯,李云很緊張。
就是再不敏感的人,也能感覺到,現在的會場有一些些的火氣。
火氣來自哪里?
來自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