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這首歌,應該更適合軍旅電影吧...更適合抗戰的主旋律電影。”
李修竹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當然,并不是說這首歌不適合《湄公河行動》,而是這首歌有更好的選擇...
另一邊葉秋欲言又止。
他很喜歡這首歌。
可他終究只是公安部派來監督指導的,在劇情方面有些話語權,可在配樂方面他還真不能指手畫腳。
雖然,他是真的很喜歡這首白樺林...
但他還是選擇了沉默。
“這個...我覺得吧。”李云撓了撓自己的腦袋,憨憨一笑道:“這首歌還是給老爸你吧,我覺得《湄公河行動》可以。”
“可是...”
就好像一塊珍寶在自己面前,不肯輕易去使用一樣。
李修竹就是這種心態。
“爸,我知道你對這部電影傾注的心血,老實說我以前從來沒看過你從籌拍到現在快一年的電影,也知道您在里面傾注的心血...我這作為兒子的,肯定要給上最盡力的支持的。”
李云說的很認真。
也的確是這么想的。
這首《白樺林》有多強李云是知道的,對《湄公河行動》的幫助絕對是肉眼可見的。
說的私心一點,富二代過的有多滋潤大概率取決于父母長輩。
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自己老爹成就越高,自己以后不是越美滋滋?
嗯,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見李修竹還在猶豫,李云繼續說道:“而且啊,這首歌也很符合軍警戰士的身份啊,他們保家衛國,他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拿起武器,鏟除毒瘤,負重前行...”
白樺林是一首哀傷的歌,也是一首贊歌。
贊頌,那為了家鄉愛人,拿起武器勇敢出擊的戰士。
葉秋突然有一種被理解的感動。
他覺得,李云是真正懂他們的人,懂他們軍警戰士的人...從這首歌就能看出來。
多么優秀的年輕人啊。
葉秋突然覺得。
德才兼備,套在李云身上,是再適合不過了。
...
再三糾結之下,《湄公河行動》還是拿下了《白樺林》這首歌。
或者說,這首唱出來的詩歌。
這首歌作為《湄公河行動》的插曲和片尾曲出現。
過兩天,李云也抽個時間,去把《白樺林》的歌錄了,而有道說親兄弟明算賬,這首歌還是要簽合同的,畢竟投資人還挺多的,公安部也有占干股。
畢竟人家不能白白協助你拍攝對吧...
在簽約的時候,李云又突然的發現了一個問題。
自己...好像也是《湄公河行動》的投資人啊。
投資了三千萬來著。
也算《湄公河行動》的大股東了吧,再加上李修竹也有投資金錢,自己也是導演。
李云想著有些奇怪。
這算不算某種程度上的自己賣自己?
......
《白樺林》的歌搞定了。
在搞定《白樺林》的時候,一旁的林靜子倒是哭的稀里嘩啦的。
她淚崩了。
李云也被整的有些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