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點點頭。
“嗯,他...的確是一首交響曲。”
然而還沒等崔佛發問,李云就率先堵住了話頭:“沒有完整版,別想了崔佛先生,他...目前就只有六分鐘,也許以后也只有六分鐘。”
“還沒創作完全嗎。”
崔佛感到了深深的惋惜和遺憾。
還沒有完成。
和《悲愴第一樂章》和《悲愴第二樂章》一樣。
這首《命運》也是殘曲。
然而崔佛對于這首《命運》的完整版誕生的期待度要遠高于《悲愴》。
畢竟這首《命運》相當于四個章節的‘大綱’都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小部分的填充。
無論怎么樣。
崔佛感覺自己又再一次見證了歷史,見證了音樂史上的一部偉大的作品誕生了。
這部偉大的作品叫做《命運》。
.....
整個柏林電影節變成了音樂展。
如今已經偏離了電影節的軌道。
作為三大電影節,已經背離了原有的初衷,然而,卻并沒有人為此而怪罪什么。
因為,大家見證了偉大的誕生。
見證了這首《命運》的誕生。
在場沒有蠢蛋,稍微用一下手機谷歌一下,就知道就知道理查德和《悲愴》這首歌,和李云到底是怎么結緣的。
這個來自華夏的男人,他是一個音樂家。
一個才華讓理查德還有崔佛都為之折服的古典音樂家。
....
油土鱉的直播還有企鵝的轉播也都爆炸了。
所有人都一個想法。
我特么看著電影節的轉播呢,沒想到不僅僅迎來了理查德還有崔佛兩位大音樂家,居然還親眼見證了一首經典的誕生,這到底是音樂節還是電影節?
《命運》。
然而,還是有許多人感到了悲傷。
這首《命運》是不完整的。
稍微聽過一點交響曲的,都能聽出來,這首曲子六分鐘被分成了四個小章節,這幾乎就是交響曲的標準的章節分段。
可以說,這首交響曲的‘骨’已經出來了。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真正見證到這首曲子完整版的誕生?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此時此刻,這首《命運》就如同《悲愴》一樣,是一首殘缺的交響曲。
“這位來自華夏的古典音樂家,又在一次用自己的才華戲弄了我們。”
“上帝啊,為什么要讓我知道這首《命運》,現在的他還是殘缺不全的,我寧愿不知道有這首曲子。”
“等一下,我還記得我在看的是電影節,而不是音樂節...”
油土鱉和企鵝直播的彈幕瘋狂刷新著。
節奏就好像瘋了一樣。
但不管怎么說,核心點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李云牛逼,那就是這首歌...牛逼。
....
“很抱歉我們占用了你們的會場你們的時間。”
理查德在平復了一些情緒之后,對著在場的導演明星們道歉,因為他的到來,這一場電影節幾乎成了古典音樂發布會。
這對于在場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