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詠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于京。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上章言定民居,此章言相宇者,先定民居而后相宇,厚于民故也。
篤公劉,于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其食也,則執豕于牢而已;其飲也,則酌之用匏而已:言其儉也。其儉如此,則亦厚于民故也。君既飲食其群臣,群臣遂從而君之尊之。群臣皆愛其上,不以非薄而怨其君也。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前既言“既庶既繁”,今更言其“僅足三軍”,何也?前既遷,復輯其民,是為既庶既繁。今所謂僅足三軍,則三軍大國之制,于是始為大國,則其軍僅足而已。且言其僅足者,為將言其后“爰眾爰有”也。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則言其經野之有法。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則言其體國之有制。
篤公劉,于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周官·遺人》之職:十里有廬,五十里有館。廬者,館也,所以待行旅。前言廬旅,后言館。
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
周道于是為盛,故稱“皇天”焉。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民之父母,德也;民之攸塈,道也。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
有卷者阿,則虛中屈體之大陵。飄風自南,則化養萬物之回風。不虛中則風無自而入,不屈體則風無自而留,其為陵也不大,則其化養也不博。王之求賢,則亦如此而已。
伴奐爾游矣,優游爾休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彌”者,充而成之,使無間之謂也,若《易》“彌綸”之彌。
爾土宇皈章,亦孔之厚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豈弟君子,四方為則。
以引,引其前。以翼,翼其左右。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鳳皇于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于天子。
“藹藹王多吉士”者,謂善士藹藹其盛多,故次以“既醉”也。
鳳皇于飛,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
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車,既庶且多。君子之馬,既閑且馳。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自中國以至夷狄,皆綏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