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適諸侯,諸侯膳用犢。諸侯適天子,天子賜之禮大牢。貴誠之義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纓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孰。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諸侯為賓,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饗尚腶修而已矣。
大饗,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獻之介,君專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饗、禘有樂,而食、嘗無樂,陰陽之義也。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故春禘而秋嘗,春饗孤子,秋食耆老,其義一也,而食,嘗無樂。飲,養陽氣也,故有樂。食,養陰氣也,故無聲。凡聲,陽也。
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不敢用褻味而貴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義也。
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樂闋,孔子屢嘆之。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
旅幣無方,所以別土地之宜,而節遠邇之期也。龜為前列,先知也。以鐘次之,以和居參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趙文子始也。朝覲,大夫之私覿,非禮也。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覿,所以致敬也。而庭實私覿,何為乎諸侯之庭?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大夫而饗君,非禮也。大夫強而君殺之,義也,由三桓始也。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有其室也。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諸侯之宮縣,而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干設钖,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諸侯之僣禮也。臺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僣禮也。故天子微,諸侯僣,大夫強,諸侯脅。于此相貴以等,相覿以貨,相賂以利,而天下之禮亂矣。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公廟之設于私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
天子存二代之后,猶尊賢也。尊賢不過二代。
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繼世。
君之南鄉,答陽之義也。臣之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
大夫有獻弗親,君有賜不面拜,為君之答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