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會亭
數家鄰水竹,一塢共云林。晚食靜適己,獨謡欣會心。移床隨漫與,操筴取幽尋。未愛神錐汝,猶憐妙斲琴。
東皋
起伏晴云徑,縱橫暖水陂。草長流翠碧,花遠沒黃鸝。楚制從人笑,吳吟得自怡。東皋興不淺,游走及芳時。
歲晚
月映林塘澹,風含笑語涼。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攜幼尋新菂,扶衰坐野航。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半山春晚即事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尋。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欹眠
翠幕卷東岡,欹眠月半床。松聲悲永夜,荷氣馥初涼。清話非無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終自懶衣裳。
露坐
露坐看溝月,飄然風度荷。珠跳散作點,金涌合成波。老失芳歲易,靜知良夜多。陵秋久不寐上,吾樂豈弦歌?
山行
出寫清淺景,歸穿蒼翠陰。平頭均楚制,長耳嗣吳吟。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誰同此真意?倦鳥亦幽尋。
題雱祠堂在寶公塔院。
斯文實有寄,天豈偶生才?一日鳳鳥去,千秋梁木摧。煙留衰草恨,風造暮林哀。豈謂登臨處,飄然獨往來。
定林
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送張甥赴青州幕
人情每期費,之子適予心。老餞城東陌,悲分歲暮襟。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未覺青丘遠,因風嗣好音。
送張宣義之官越幕二首
會稽游宦鄉,海物錯句章。土潤箭萌美,水甘茶串香。君今試暫屈,他日恐難忘。唯有西興渡,靈胥或怒張。
二
誰謂貴公子,乃如寒士家。真宜舉敦樸,已自勝浮華。洲荻藏迷子,溪篁擁若耶。相望只在眼,音問莫言賒。
送贊善張軒民西歸
柴荊雀有羅,公子數經過。邂逅相知晚,從容所得多。百憂生暮齒,一笑隔滄波。早晚西州路,遙聽下坂珂。
送鄧監簿南歸
不見驪塘路,茫然四十春。長為異鄉客,每憶故時人。水閱公三世,云浮我一身。濠梁送歸處,握手但悲辛。
秋夜二首
客臥書顛倒,蟲鳴坐寂寥。殘燈生暗暈,重露集寒條。真樂閑尤見,深禪靜更超。此懷無與晤,擁被一長謡。
二
幔逗長風細,窗留半月斜。浮煙暝綠草,泫露冷黃花。獨曳緣云策,仍尋度水槎。歸時參夜半,鄰犬靜中嘩。
即事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晝寢甲子四月十七日午時作。
井徑從蕪漫,青藜亦倦扶。百年唯有且,萬事總無如。棄置蕉中鹿,驅除屋上烏。獨眠窗日午,往往夢華胥。
過故居
泝栰開新屋,扶輿遶故園。事遺心獨寄,路翳目空存。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難忘舊時處,欲宿愧桑門。
雁
北去還為客,南來豈是歸?倦投空渚泊,饑帖冷云飛。垣柵雞長暖,溝池鶩自肥。憐渠不知此,更墮野人機。
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二首元豐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桑楊已零落,藻荇復消沈。園宅在人境,歲時傷我心。強穿南埭路,共望北山岑。欲覓道人語,跨鞍聊一尋。
二
親朋會合少,時序感傷多。勝踐聊為樂,清談可當歌。微風淡水竹,凈日暖煙蘿。興極猶難盡,當如薄暮何。
送陶氏婦兼寄純甫
云結川原暗,風連草木萎。遙瞻季行役,正對女傷悲。夢事中千變,生涯老百罹。更慚無道力,臨路涕交頤。
自府中歸寄西庵行詳
意衰難自力,扶路便思還。強逐蕭騷水,遙看慘淡山。行尋香草遍,歸漾晚云間。西崦分明見,幽人不可攀。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梁多留詩在江寧僧舍。
白下有賢宰,能歌如紫芝。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風月誰同賞?江山我亦思。粉墻侵醉墨,怊悵綠苔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