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司業詩
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同陳和叔游北山
春風蕩屋雨填溝,東合翛然擁罽裘。鄰壁黃糧炊未熟,喚回殘夢有鳴騶。
次吳氏女子韻
吳氏詩云:“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南千里恨,依前和淚看黃花。”南朝九日臺在孫陵曲街旁,去吾園只數百步。
孫陵西曲岸烏紗,知汝凄涼正憶家。人世豈能無聚散,亦逢佳節且吹花。
再次前韻
秋燈一點映籠紗,好讀《楞嚴》莫念家。能了諸緣如夢事,世間唯有妙蓮花。
即席
曲沼融融泮盡澌,暖煙籠瓦碧參差。人情共恨春猶淺,不問寒梅有幾枝。
游城南即事二首
神奸變化久難知,禹鼎由來更不疑。螭魅合謀非一日,太丘真復社亡遲。
二
泰壇東路遶重營,獨背朝陽信馬行。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時見一柴荊。
寄沈道原
城郭千家一彈丸,蜀岡擁腫作蛇蟠。眼前不道無蒼翠,偷得鐘山隔水看。
哭張唐公
堂邑山林久寂寥,屬車前日駐雞翹。冥冥獨鳳隨云霧,南陌空聞引葬簫。
生日次韻南郭子二首
救黥醫劓世無方,斷簡陳編付藥房。祝我壽齡君好語,毗耶一夜滿城香。
二
寒逼清枝故有梅,草堂先對白頭開。殘骸已若雞年夢,猶見騷人幾度來。
八公山
淮山但有八公名,鴻寶燒金竟不成。身與仙人守都廁,可能雞犬得長生。
過徐城
七年五過徐城縣,自笑皇皇此世間。安得身如倉庾氏,一官能到子孫閑。
送丁廓秀才歸汝陰二首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應非。淮云豈與遼天闊,想復留情故一歸。
二
西州行路日蕭條,執手傷懷不自聊。游子故鄉終念返,豈能無意冶城潮。
和惠思韻二首
醴泉觀
邂逅相隨一日閑,或緣香火共靈山。夕陽興罷黃塵陌,直似蓬萊墮世間。
蟬
白下長干何可見?風塵愁殺庾蘭成。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聞蟬第一聲。
送王石甫學士知湖州
吳興太守美如何?柳惲詩才未足多。遙想郡人迎下檐,白蘋洲渚正滄波。
懷鐘山
投老歸來供奉班,塵埃無復見鐘山。何須更待黃粱熟,始覺人間是夢間。
江寧夾口三首
茅屋滄洲一酒旗,午煙孤起隔林炊。江清日暖蘆花轉,秪似春風柳絮時。
二
月墮浮云水卷空,滄洲店坼五更風。北山草木何由見,夢盡青燈展轉中。
三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寄碧巖道光法師
去馬來車擾擾塵,自難長寄水云身。碧巖后主今為客,何況開山說法人。
省中二首
萬事悠悠心自知,強顏于世轉參差。移床獨臥秋風里,靜看蜘蛛結網絲。
二
大梁春雪滿城泥,一馬常瞻落日歸。身世自知還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
崇政殿后春晴即事
悠悠獨夢水西軒,百舌枝頭語更繁。山鳥不應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省中沈文通廳事
竹上秋風吹網絲,角門常閉吏人稀。蕭蕭一榻卷書坐,直到日斜騎馬歸。
吳任道說應舉時事
縣瓠城南陂水深,春泥滿眼路嶇嵚。獨騎瘦馬沖殘雨,前伴茫茫不可尋。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東歸
彩衣東笑上歸船,萊氏歡娛在晚年。嗟我白頭生意盡,看君今日更凄然。
寄題杭州明慶院修廣師明碧軒
明碧軒南竹數叢,別來江外幾秋風。道人無復人間世,嗟我今為白發翁。
夜直
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試院中四首
白發無聊病更侵,移床臥竹向秋陰。朝來雁背西風急,吹折江湖萬里心。
二
咫尺淹留可奈何,東西虛共一姮娥。階前棗樹應搖落,此夜清光得幾多。
三
青燈照我夢城西,坐上傳觴把菊枝。忽忽覺來頭更白,隔墻聞語趁朝時。
四
蕭蕭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閑卻荒庭歸未得,一燈明滅照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