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院編修周革轉官制
敕某:《語》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今吾樞密之府,自祖宗以至于今,不啻百年。捍患持危應變之大計,與夫將相論議之臣,密謀要策,有補于世者,皆具在此。而文書貿亂淆雜而無紀,亦何以待后事乎?故擇能臣,使序次焉。而爾以才稱,實當其任,今遷爾位,唯是勉哉!可。
屯田員外郎任迥等加勛制
敕某等:朕獲休享于神,而嘉與在位同其福祿。爾等并由材選,列在郎位,相時厘事,能勵厥勤。甄序有差,往其祗服!可。
張慎修等改官制
敕某等:士之選于吏部者多矣,以貌以言而取,吾皆不足以得之。此吾所以推耳目之任而付之刺舉之臣,使各察其所部,而以賢才告上。今爾等從政于外,而為刺舉者所稱,故吾召見于庭,而秩以省寺之官。往其勉思所以事君,無使稱爾者,受不任之咎!可。
徐師回等改官制
敕某等:《詩》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蓋吏能夙夜不懈于其職事以無過失,然后民得以服勤,而有勸功樂業之意。吾所以制為祿位以待天下之吏,以時論其功狀而進退之,凡以為民也。爾等并列于朝,而久于其職。序遷爾位,惟是勉哉!可。
磨勘轉官制二道
敕某等:有司考爾等之伐閱,而揚爾等于朝廷,朕親覽焉,皆應遷法。夫命官賦祿之事,朕非輕之也,維以章有德,序有功。名在審官,則三歲而一遷,亦維以閔夫職事之勞,而勉之盡力。爾等勿謂名器之可計日以自取也,而無報上之意焉。可。
二
敕某:虞以九載黜陟庶官,周以三歲誅賞群吏,其為法異,而勸沮之意同。爾之積功,實應遷法,序進厥位,維以勸能。《書》不云乎:“德懋懋官,功懋懋賞。”爾則善也,朕何愛焉!可。
明堂宗室加恩制
敕某:朕既肆祀于明堂,而大赍以布神之福。爾列名屬籍,序位內朝,肅雝在庭,克相厘事。以差受寵,其往懋哉!可。
皇侄孫左屯衛大將軍登州防御使世永改隴州防御使制
敕:朕永惟太祖皇帝德加于后世博矣,而諸孫爵位莫有顯者,甚非所以惇敘九族,承宗廟之意也。具官某,躬率德義,克承厥休,方將營衛之屯,而領兵防之任。其正使號,稱朕志焉。可。
皇侄右衛大將軍蘄州防御使從古登州防御使制
敕:朕選于近屬,以治親親,唯賢與能,宜在此位。具官某,躬率德善,自昭于時,以選攝事,久勤不懈,其遷使號而正其職服之名焉。往踐寵榮,愈思慎毖!可。
皇侄曾孫太子右內率府率令磋右千牛衛將軍制
敕某:治天下自人道始,而以治親為先務。爾序于屬籍,率履不違,遷率東宮,十年于此矣。進踐祿次,往其欽承!可。
鄭穆太常博士制
敕某:士之著籍審官者,雖在疏逖,猶三歲而一遷。又況以才被選,有職事于禁門之內者哉?嘉爾言行,發聞于世。膺此恩典,往其欽承!可。
錢袞太常博士制
敕某:太常,古宗伯之官,而博士掌其掾法,增損因革皆合于事,久而不失先王之禮意,然后可以為能,其任固已重矣。今雖職廢,而非文學出仕,則不得以名官。爾以敘進而膺此選,其尚能勉以求稱哉!可。
集賢校理周豫太常博士余如故制
敕某:籍于審官之士,雖身在外,有司會其伐閱,歲滿輒遷,況于以才進選而列職秘近者哉?爾維畯良,膺此恩典。往其祗勵,以服寵榮。可。
楊南仲太常博士制
敕某:爾文學藝能,見稱于世,服官惟謹,克以有勞,丞于太常,是謂華選。遷秩博士,往其欽哉!可。
姚原道太常博士制
敕某:爾以藝文出仕,而才谞見稱,備任遠方,有勞當錄。博士之選,往其欽哉!可。
晏崇讓太常博士制
敕某:爾名臣之子,行義修飭,能以藝文自奮,而于職事有勞。序遷厥官,其往祗服!可。